2024年08月18日
第04版:

鹳山倚栏看星河

谢华

今年夏天的杭州不同于往年,最高气温持续达到40℃以上有20多天,那真叫一个热。时已立秋还是这么热,确实打破了当地观测史最高气温的纪录。昔日繁华的街上,已没有了熙来攘往,能看到的就是家家户户空调外机的叶片都在转动。强烈的日照,把人都驱赶到空调房里了。

此刻,我忽然想起唐代诗人王毂的《苦热行》:“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五岳翠乾云彩灭,阳侯海底愁波竭。何当一夕金风发,为我扫却天下热。”

这样炎热的环境中,哪怕悠闲在家里不出门,只要不开空调,就如浴室里蒸桑拿,汗珠像一条涓涓细流,滚落而下,很快就会湿透全身。打开水龙头放出来的水,也是热乎乎的。

杭州的“网红交警”袁雨佳、李语蔚等人,依旧顶着烈日,每天汗流浃背维护着道路秩序。她们没有空调享受,也不能像一些游人那样,穿着款式新颖且清凉的夏装,只因她们是“特殊人”,始终代表着杭州的形象。

除了她们,烈日下也有外卖小哥飞驰的身影,有站岗值勤纹丝不动的解放军战士,有为城市保洁辛勤劳作的环卫工人……他们无论遇到怎样恶劣的天气,都在坚守,而我们可以选择少晒、少动,甚至可以躲在家里开启空调,足不出户。

家里的空调几乎24小时都不曾关闭,一个月下来,仅电费就要1000多元。如果大部分家庭也是这样用电,那么,电力系统能否承受这样的用电负荷?

半个多月前,富阳某地一仿古建筑出现火情,竟然是电线短路所造成的。春江第一楼也是仿古建筑,且也曾有过电线短路导致断电。我将此情况汇报给区有关领导,他们立即召集电力、富春山居集团等多部门现场办公,给予最快速度的解决。让我最为感动的,是那随叫随到、保障服务和应急抢修的电力工人。为确保电力设备和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几位电力检修工人,带上专业测试仪器,顶着炎炎烈日,在鹳山上下检修、巡查……

热烈的阳光一大早就透过香樟古树,将笑脸折射到鹳山的每一寸土地上。其实,这段时间的夜晚,气温也是30多度了。从上午8时到10时,仅仅两个小时的炙烤,那些穿戴整齐的特巡队员,也是汗往下流,湿衣沾身。鹳山的百虫啁啾,仿佛也在嘶哑地喧哗:嘟嘛热来(杭州话热呀热呀的意思)。

特巡队员们不顾热浪的袭击,在陡峭的山坡上,深一脚浅一脚,试探、摸索着艰难地向前走。对于这些习惯穿梭于山路和林间小道的特巡队员们,不论到达什么样的指定地点,都不在话下。好不容易来到一处电闸,他们即迅速到位,拿起测试仪器,开始实地测试。在紧张完成几处电闸的导线测试后,终于找到了短路的问题所在。

经过一个下午的重新换线、换表,直到晚上近8时,才将春江第一楼的内外线路完全弄好。几年来黯淡无光的春江第一楼,平台上的观景灯终于亮起来了。此刻,鹳山沉浸在夜的安谧中,依稀可见富春江第二大桥上的霓虹灯闪烁着、变幻着,江水与天上的一弯月牙交相辉映。

在隐隐绰绰的月光下,我倚靠在春江第一楼的围栏上,看着几位特巡队员从鹳山的石阶下去,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只看到他们默默向前。偶尔,有一两句“注意脚下”“注意别踩空”的相互提醒关照的声音传来。

我陪伴着他们直到维修结束,尽管依然燥热,却把我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了。看着眼前和远处灿若星河的灯光,一种新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今夜城市里的灯光远远璀璨过遥远的星河……

■武玉梅 摄影

2024-08-18 谢华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9014.html 1 鹳山倚栏看星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