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
第03版:

深化党纪学习 涵养为政之德

■孙胜楠① 孔繁鹏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德乃官之本,为官先修德。”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因此党员干部要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始终恪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坚定信念,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对党忠诚,坚守信念。“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历来把“忠诚”作为重要的高尚品德和价值追求。西汉苏武牧羊,南宋岳飞“精忠报国”,宋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朝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无不都是对忠诚的生动诠释。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就是对党忠诚。我们党一路走来,披荆斩棘、历经磨难,没有被任何困难压垮,没有被任何敌人打倒,正是因为千千万万的共产党员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烈火铸忠魂,他燃尽自己的生命,向黑暗的旧中国撒播马克思主义火种,为中华民族探索出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代人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对照党章党纪党规检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思想言行,自觉深化理论武装、强化党性锤炼、经受实践考验,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为民造福,克己奉公。《尚书·五子之歌》记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使民富且寿”;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呼吁“得民心者得天下”;董仲舒提出“天立王,以为民”;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历经时代更迭,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本思想体系更加完善丰富。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民本思想,始终坚持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人民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坚持人民至上”赫然在列。优秀地委书记杨善洲一生踏遍了保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家家户户,老百姓的事就是他心中最大的事。新时代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要做到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克己奉公,在实干中创造出为民造福的不朽业绩。

律己修身,注重家风。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再到《曾国藩家书》,中华传统家风精粹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吕氏家规《舍人官箴》中有“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的论述,告诫子女要恪守清廉、谨慎、勤恳的为官法则。注重家风家教是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周恩来的“十条家规”、刘少奇的“约法三章”,还是周智夫“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老一辈共产党人始终以正身律己,用良好家风滋养为政之德。作为一家之长,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带头修身,表率家人,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严守党纪国法,自觉秉公用权,自觉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优良家风,以纯正家风带动党风政风社风向好向善。 (作者单位:①曲阜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 ②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

2024-09-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0144.html 1 深化党纪学习 涵养为政之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