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金乡讯(通讯员 樊萱萱)今年以来,兴隆镇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尚,全面提升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筑牢阵地、健全队伍,增强文化阵地向心力。兴隆镇整合资源,完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建设,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办公室、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等多个功能室。充分整合利用辖区人才资源,构建以党员、干部、技术能手、文艺能人和退役军人等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 846 场次,参与人数8000余人次,文明实践站成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阵地”,推动乡风文明、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舞台”,增强国民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校”,传播致富本领、助推乡村振兴的“课堂”。
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打造示范带“兴隆样板”。兴隆镇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与党群服务中心、矛盾调处中心同步推进,在驻地以北沿马兴路两侧,成立电商物流示范片区,以大棠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导,联合周河口村、苗刘村等 15 个村,依托全镇电商物流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工作,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展示带,组织开展“跨村联建”工作。深入挖掘兴隆本地手工艺人,以文化“两创”为引领,推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打造“兴隆手造”传统工坊品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村,修缮徐寨村古寨门和炮楼,整修堤岸、增设观光台、修建湖心亭,呈现出小桥倒映、垂柳浮水的美丽画卷,指导徐寨村将“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大力发展徐寨油坊,传承手工技法榨油工艺,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指导寨里集村、苗刘村等,种植芹菜、甜瓜、蒜苗等经济作物,建成集现代农业与示范、现代农业与展示、科普培训等村域为一体的综合性绿色蔬菜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经营,实现联农富农。
丰富活动、打造品牌,增强文化惠民影响力。兴隆镇以“文化惠民”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开展广场舞大赛、太极拳太极剑大赛、送戏下乡、黄河大集、全民读书日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好媳妇”“好婆婆”“金乡好人”“道德模范”等选树活动,宣传典型,倡树新风,营造了人人关心、户户参与的良好氛围,号召广大群众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在全镇营造践行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文明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