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8日
第03版:

邹城市:擦亮“老吾老”学习之家品牌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张兴周 王天)近年来,邹城市结合孟子思想中的“老吾老”文化论述,创新教育模式,拓宽展示平台,构筑“学乐为”三大课堂,构建“1+3”终身教育体系,打造了“老吾老”学习之家,荣获山东成人教育协会2024年“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打造“老有所学”校园课堂。立足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老同志的现实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员需求不断增设实用课程及特色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做到适其所需、授其所求,全方位满足老年学员兴趣。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和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目前聘请专业教师60名,有100个教学班,开设了瑜伽、形体模特、茶艺、京剧、剪纸、古筝、太极拳、萨克斯、交谊舞等33个专业课程。定期举办公益课堂,开设了心理健康、应急救护、智能手机应用、传统文化、家风家教等公益课程,邀请相关专家以讲座的方式进行公开授课,拓展学员学习的宽度,使公益课堂成为学员生活的“加油站”。

打造“老有所乐”游学课堂。拓展采风课堂,依托孟子文化深厚底蕴,带领学员体验本地传统文化游学线路,让老年学员们在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深挖本地及周边县市的乡村游学资源,组织摄影班、书画班学员前往周边乡村特色景点采风,感受乡村之美,记录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拓展研学课堂,精心设计红色教育、乡愁怀旧、康养休闲在内的多条全国主题游学路线,塑造新型文旅模式,充分激发老年学员学习热情。逐步构建起以老年大学为中心,周边采风游游学路线与远距离主题游研学专线相互交织、内外求索的游学格局。

打造“老有所为”实践课堂。搭建成果展示舞台,在抓好专业教学的同时,创新教育模式,拓宽展示平台,注重校内学习与校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参与各种文体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每学期坚持举办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启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设立“邹鲁晚晴”校园文化艺术节,满足老年学员的成就感,激发学员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建立银发人才库,组织有特长、有奉献意愿的老年学员成立“老吾老”志愿服务团,采取“总团+分团”的服务模式,下设合唱团、旗袍艺术团、摄影服务团等志愿者服务分团,形成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的老年志愿服务模式。常年开展系列志愿活动,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乡村等地开展志愿活动和公益演出。

2024-09-0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0979.html 1 邹城市:擦亮“老吾老”学习之家品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