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落实关
学校是否认真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配备是否符合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的要求,是否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开学前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相关公示信息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索证索票关
学校食堂应按规定查验并留存供应商资质、食品经营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明、发货票证等资料,如实记录进货台账备查。
•设施设备维护关
学校食堂应在开学前完成环境卫生清洁和设施设备排查,设施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确保正常运转。
•鼠害病媒关
学校食堂应保持清洁、卫生,并按照规定配齐“防蝇、防尘、防鼠”设施。排水沟出口和排气口与外界相通处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内部的排水沟和排气口安装网眼孔径小于1厘米的金属隔栅或网罩,如发现病媒生物,应尽快将其杀灭,并追查来源,消除隐患。
•加工过程关
食品加工过程做到“三分开”:即生熟食品分开存放、荤素食品分开洗切、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制作食品的设施设备及加工工具、容器等具有显著标识,按标识区分使用。设置专门的备餐间或者专用操作区,制定并在显著位置公示人员操作规范。
•餐具洗消关
配齐配足与供餐能力相匹配的消毒设施设备,鼓励具备条件的用餐人数 300 人以上的托幼机构食堂和用餐人数 500人以上的学校食堂配备洗碗机,建设与供餐规模、供餐形式等相匹配的餐用具消毒房。应规范餐饮具洗消,并如实记录餐饮具清洗消毒情况。消毒后的餐饮具应放置在消毒柜内,保持清洁。
•食品留样关
每餐次品种都必须留样保存48小时以上,留样盒使用前应清洗消毒,每个品种的留样量不少于125克,留样柜应上锁、温控在0℃-8℃,留样标签和留样记录应标注食品名称、加工时间、留样时间、食品质量、留样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