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0场),介绍我市财政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相继出台系列财税扶持政策措施,聚焦产业发展要素保障、对上争取、政策兑现等重点领域,支持企业主体培育和企业技术改造,切实强化科技创新、做强产业链条,加快打造现代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支持“231”产业集群、外经贸、服务业、城市公用发展等方面,统筹做好各类资金的有机衔接,全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支持助企攀登、支持突破未来工业产业发展。
坚持市县联动,支持兖州、邹城、任城成功入选省工业强县;支持任城、邹城入选省现代流通强县;支持兖州、邹城入选省对外开放强县;支持邹城、兖州、任城入选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支持兖州成功入选省质量强县。
会同工信部门积极推荐上报,带动更多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走好“专精特新”之路;举办10余期专题培训班,支持举办全国2023年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经验交流会,加快构建国家引导、地方协同、市场培育的单项冠军多元化发展培育体系。连续三年召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市级落实企业家奖励资金9326万元。
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深入分析研判我市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现状及优势,择优选择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作为试点行业,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注重财金联动的政策设计,不断优化技改基金管理机制,坚持精准投放、滚动使用导向。基金运作以来,累计入库备投项目120个,投资技改项目企业20个、金额1.76亿元。
积极借鉴外地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先进经验做法,会同市工信局等部门印发《济宁市“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费补助资金管理细则》,着力构建起财政、银行、担保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