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夏辉 张甜甜)近年来,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法治服务力量,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助力打造公平透明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全面修订财政部门《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办法》《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规范对行政执法信息的记录、收集和管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努力构建宽严相济的惠企柔性执法新模式,2024年调整10项“不罚轻罚”清单,确保过罚相当、宽严相济。
严格合法性审查工作,减少行政决策风险。从源头上预防行政行为违法、防止文件“带病出台”,出台《济宁市财政局合法性审查工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审查范围、程序和内容,扩大合法性审查范围,应审尽审。对该局办公平台进行功能扩展,在公文签批流程中嵌入“合法性审核”模块,将流程固定到系统中。举办合法性审查工作业务培训,围绕合法性审查工作实践进行专题辅导。
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结合财政实际,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全面排查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2024年市财政局梳理政策措施15件,均未发现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起草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规程,对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等,提前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做好财政信息公开,持续打造阳光财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进行主动公开,切实有效地保障社会公众获取政府财政信息的权利。充分发挥政务信息服务决策作用,用足用好济宁市预决算公开平台,严格按时限要求公开市县两级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优化依申请公开工作体系,建立规范的办理流程,做好依申请公开接收、登记、办理、调查、答复等各个环节工作,依法依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