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10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高效办成一件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介绍济宁市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相关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紧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急难愁盼”问题,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持续创新拓展服务场景,切实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天候”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坚持高位推动,实施集中攻坚。市政府办公室、市行政审批局统筹推进全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印发《2024年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方案》,逐个“一件事”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细化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
强化数字赋能,突出效能提升。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推动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实现更多事项在线办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完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聚焦需求导向,拓展服务场景。构建“3+6+N”场景体系,塑强“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务品牌。广泛收集各方需求和意见,将民意诉求渠道转交意见汇总,及时发现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召集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注重运用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注重实质成效,增强群众体验。各级各类政务服务中心按照“1+N”线下专窗联动格局,优化设置“一件事”综合窗口,分领域设置“一件事”服务专窗,公示“一件事”事项清单。市县共设有各类“一件事”专窗154个,在15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退役军人、助残、婚育及扶老等贴近民生的“一件事”专窗。优化“一件事”线上专区设置,以小视频形式讲解网上、掌上申报流程。加强“爱山东”App济宁分厅建设,精准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上线30项高频“一件事”,积极开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走流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