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王申华
汶上县个体私营企业综合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发展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有效途径,深化“党建共建、聚能优服”活动,围绕“党建强、服务优、发展好”目标要求,建立汶上县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促进了个体工商户的迅猛发展,目前总量达到5.6万余户。
强化红色引领,把牢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方向盘”。深入开展个体工商户走访调研,实行科所联动,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进行全方位走访,宣传个体工商户的优惠政策,上线“儒风中都 上善汶上”服务企业小程序,多渠道听取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按照省市局工作安排,联合14部门开展“第二届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以“精准服务、优化环境、提升质量”为主题,宣传个体工商户帮扶政策,解答各类问题,去年以来共走访个体工商户1.5万余户,收集诉求3000余个。同时,用好走访调研成果,积极推进“建组织、扩覆盖”工作,目前单独建立党组织199个,建立联合党组织26个。
织密红色纽带,增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源动力”。深化党建联建,36名党员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4个局机关党组织与40个企业党组织结成共建对子,指导12个业务科室直接联系23家个体私营企业,搭建党建服务“直通车”,抽调业务骨干建立“红领专家服务队”,走进企业常态化开展“组团式”服务。今年以来,开展组团服务20余次,评定出首批21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指导汶上芦花鸡入选第三批“好品山东”品牌。发挥知识产权职能优势,在次邱镇打造了全省第一家乡镇级地理标志展馆,扶持壮大了芦花鸡、薯业等一大批产业项目。
建立红色机制,优化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好环境”。聚焦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报送、难题会商、问题销号、督办考核”工作闭环,顺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帮助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报检435家次,办理使用登记326台套;推广“儒厨大课堂”培训小程序,累计注册餐饮单位1400余家;争取市级授权发明专利资助7.4万元,36家企业获得省市贴息补助约600万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坚持依法监管、过罚相当、程序正当、权责统一的原则,常态化落实“涉企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清单”,今年以来共对17户轻微违法经营主体进行行政指导,累计免罚金额达12余万元。积极完善个体工商户信用体系,扩大信用修复内容,最大限度方便个体工商户办理信用修复,符合条件的当日即可完成信用修复,2024年以来,已为230户次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的经营主体办理异常名录移出,助力信用重塑。
聚合红色动能,开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新赛道”。发挥好个体私营企业综合党委党校平台作用,开设业务科长讲业务专栏,举办个体私营经济大讲堂6期,开展“党建赋能 欣欣向荣”培训活动8期,把精准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深化政金企合作,盘活登记注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数据等资源,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联合金融机构开展“政金携手 共助小微”金融赋能活动3期,办理专利质押融资贷款33笔,争取质押融资额1.7亿余元,有效解决了个私企业融资难题。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设立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1000万元,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4422家,培育扶持293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