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第01版: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从“多地多窗多次”到“一地一窗一次”

——我市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便民利企更加可感可及

■ 济宁市县共开设各类“一件事”专窗154个,在156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立贴近民生的“一件事”专窗

■ 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推动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

■ 在市域范围内共布设社保卡即时制卡网点600余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对不方便到现场的群众支持“线上申请、免费邮寄”

■本报记者 胡碧源

“残疾人服务‘一件事’这个办事流程真是太方便了,以前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一次就能办好!”在金乡县鸡黍镇便民服务大厅,从残联窗口办理完残疾人证挂失补办业务的郭先生说。

这种变化得益于当地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的优化改革。金乡县鸡黍镇通过“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套材料、并联审批”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减少了残疾人的奔波。目前,济宁市县共开设各类“一件事”专窗154个,在15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退役军人、助残、婚育及扶老等贴近民生的“一件事”专窗,确保“一件事”就近可办、好办。

“真是太方便了,我从网上申请了残疾人服务‘一件事’,残联工作人员就上门给我母亲办残疾人证,真是太感谢了!”近日,家住邹城市太平镇鲍店社区的郭女士特地打电话到太平镇残联表示感谢。

为推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高效落实,我市在残疾人服务“一件事”线上办理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帮办代办服务渠道,线上线下协同办理。特别是对出行不便的老年人、重度残疾人,提供专门的上门评残等服务。评残专家和残联工作人员定期到残疾人家中进行走访,可以使残疾人足不出户完成业务办理。

民生无小事。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流程,让更多办事群众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切实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前不久,王阿姨在任城区仙营街道谢营社区的社区会客厅,通过工作人员的细致指导,顺利办成线上退休老人资格认证。王阿姨告诉记者,之前以为得跑好几个地方,来到之后,在这一个地方就办妥了,真是太方便了。

自2022年10月以来,我市大力推行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整合缴费数据整理、退休资格审核、养老金核算等13项人社关联业务,最多可减少申报材料14份,减少重复填报信息40余项。2024年6月下旬,省人社厅联合省公安厅等5个部门,印发《山东省推进优化“退休一件事”工作实施方案》,较现行模式增加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户籍信息确认两个事项,待省级平台开发、配置完成后,我市将同步开通使用。

随着“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不断优化,各种业务的办理已逐步实现快捷化。社保卡作为民生服务的基础性载体,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市在市域范围内共布设即时制卡网点600余个,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对不方便到现场的群众支持“线上申请、免费邮寄”。截至目前,我市已发放实体社保卡840余万张,签发电子社保卡680余万张,社保卡加载的公共服务功能达102项,基本涵盖了人社、医疗、交通、文旅等居民关心关注的用卡场景。

“这个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真是太贴心了,直接线上申请就可以,省了我们跑腿的麻烦,给你们点赞!”喜得贵子的梁山县韩垓镇吴俊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爱山东App’和‘山东政务服务网’济宁站点设立了‘出生一件事’专区,符合条件的新生儿父母可刷脸实名登录,填报相关信息后,即可提交事项联办。”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武文华说,“线上公布了各网点的联系方式,群众在联办过程中遇到问题可电话进行咨询,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作为今年国务院首批13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我市积极协调解决在推广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会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流程、打通堵点,让“出生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惠及更多新生儿家庭。

这正是我市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成效的缩影。我市依托一体化大数据平台,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推动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交换,实现更多事项在线办理、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从“多地、多窗、多次”变为“一地、一窗、一次”,不少居民和企业都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近日,山东胜途律师事务所的牛律师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高效办成一件事”模块,为邹城市某工贸公司一站式线上办理了企业破产信息核查。她不禁感慨:“真是太便捷了。我作为公司的破产管理人,以往我们需要到各个部门进行核查,材料重复提交、耗时长,这个线上核查极大地节约了破产案件的办理成本,为济宁的改革点赞!”

济宁市作为“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全省唯一试点市,从破产管理人和企业的视角出发,聚焦便利管理人履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整体性改造办理流程及模式,率先打通数据、实现信息互通,全省率先将企业破产信息核查“一件事”上线运行。

群众企业少跑腿,离不开数据多跑路。未来,我市将继续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持续强化市县联动,延续“一地创新、全市复用”改革思路,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切实构建“全覆盖、全链条、全天候”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让便民利企更加可感可及。

2024-11-11 ——我市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让便民利企更加可感可及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7484.html 1 从“多地多窗多次”到“一地一窗一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