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颖
本报通讯员 张怀远 赵雅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空间共享、志愿同办、服务同享”工作理念,聚焦“一老一小一青一新”重点群体,锚定“老有所乐、幼有所享、青有所为”幸福目标,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红帆驿站等服务阵地,从环境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空间友好等角度发力,多措并举、融情融心,办好民生实事,全力守护“朝夕新美好”。
以“老有所乐”托起幸福“夕阳红”
建阵地,活动有场所。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红帆驿站全覆盖,鼓励各社区结合实际打造特色服务场所。三郭社区打造“党建小院”,设立老年学堂、戏韵民声、茶话议坊等10余个活动室,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黄庄社区打造“聚爱坊”活动室,配套智慧养老设备、就餐娱乐服务、心理慰藉咨询等各项功能,实现“一站式养老服务”。
惠服务,生活有帮手。全面摸排老年居民情况,建立信息台账,常态化走访独居老人,为1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幸福来敲门”上门探访服务。持续推进“健康夜市”专项服务活动,洸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社区开展义诊巡诊服务,实现辖区50余个小区多轮次全覆盖。聚焦老年居民数字生活需求,持续开展老年人“智能手机”课堂,让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发展成果。
增活力,每天有干劲。引导有时间、有精力的老年居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东闸社区供电公司离退休党支部成立“红桥梁、红喇叭、红立方、红袖章、红助理”“五红”银龄志愿服务队。西闸社区、黄庄社区成立老年志愿服务队,为居民提供电器维修、矛盾调解等服务。开展乒乓球赛、音乐节等各类活动,带动有才艺、爱运动的老年居民自发组织团队,排演训练,丰富老年生活。
以“幼有所享”呵护快乐“小青苗”
聚合力,护航青苗安全成长。结合辖区中小学、幼儿园路域特点、周边业态、基础设施状况等,建立多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施食品安全排查、交通秩序治理、违法行为查处、基础设施优化等专项行动,全面加强学校周边安全管理。聚焦上下学重点时段,统筹公安、交警、执法、社区等多方力量,设立“护学岗”,实行公安、教师、网格联合值守,交警、执法联动巡逻,确保师生安全到校到家。
注活力,助力青苗快乐成长。开展爱心植树、彩泥制作、爱眼护眼、口腔保健等特色活动10余期,丰富辖区儿童服务内涵。开展“雏鹰课堂”活动近10轮次,联合街道团委、洸河派出所、济宁市博物馆等部门单位,开展品德教育、爱国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公益课程,惠及青少年儿童500余人。成立“小小民生观察团”,定期邀请儿童探索社区、体验社区,提出发展建议,透过孩子们“一米视角看世界”,发现不一样的社区“风景”,让社区创造更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环境。
送温暖,保障青苗健康成长。将30余个特殊困难儿童家庭纳入街道重点关怀对象,联合街道社工站和各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对口帮扶10余名儿童,定期上门探访慰问,动态收集家庭困难、儿童心愿,先后为失聪儿童争取“人工耳蜗”康复救助等微心愿40余件,切实凝聚困难儿童帮扶最大合力。
以“青有所为”凝聚青春“向心力”
畅通就业渠道,消除后顾之忧。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送维权“五送”服务,设立“就业咨询岗”,为待业青年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开发见习岗位,组织就业见习,引领大学生创业,切实塑造就业友好环境,让社区成为青年发展的坚实后盾。
搭建互动平台,焕发青春活力。组建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动员热心青年、假期返乡大学生参与帮困、助老、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社区运动会、音乐节、篮球赛等活动,打造青年“聚能场”,为青年搭建展示自我、亮出风采的星“洸”舞台。成立社区公益红娘队伍,设置相亲角,为社区未婚青年牵线搭桥,引导青年树立健康向上的婚恋观、家庭观,让社区成为青年交友的温馨家园。
打造友好氛围,实现双向奔赴。聚焦阵地、路线、互动、服务、机制5个“友好”推出暖“新”举措,探索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实现暖“新”驿站东西南北方位全覆盖。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节日同庆等各类活动,同步发放“兼职网格员”聘书,建立新就业群体志愿服务队,切实为社区治理注入青年“新”力量。推动新就业群体思想凝聚到社区、身份融入社区、行动配合到社区,真正实现新就业群体关怀和社区治理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