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体儒
在泗水县,“社区微业・助残爱心小屋”项目正温暖改变着许多残疾人的生活。冯新立经营百货多年,市场变化使其生意冷清、压力巨大。但该项目启动后,残联等部门积极协调,依据店铺地理位置优势,巧妙地在原有的百货经营项目基础上增加了快递业务。这一举措让小店重焕生机,客流量增多。如今的冯新立,眼中重新闪耀着自信的光芒,他激动地表示:“助残爱心小屋让我对生活有了新希望。”和冯新立一样,35岁的李飞也在助残爱心小屋项目中迎来了人生的转机。李飞患有先天听力障碍,求职屡遭碰壁,交流受阻让他性格内向,家人忧心不已。县残联了解情况后,迅速与壹公馆助残爱心小屋展开积极协调。工作人员从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既充分顾及李飞的身体情况,又结合了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经过细致谋划,李飞在壹公馆小区助残小屋开启了自己的早餐生意。他精心制作的早餐,干净卫生、用料扎实,凭借良好的品质迅速获得了顾客们的一致认可。随着生意逐渐步入正轨,李飞拥有了稳定的收入,他还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曾经黯淡的生活又重新焕发出光彩。今年以来,泗水县残联秉持着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关怀与责任担当,已在全县城市社区内精心建设了7处助残爱心小屋。“社区微业·助残爱心小屋”成为展示残疾人自立自信自强的一道风景线。为了确保“社区微业・助残爱心小屋”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并持续发展,泗水县残联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协调各方力量的关键作用。一方面,残联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企业的沟通协作,整合资源,为爱心小屋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深入挖掘更多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通过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助力残疾群体就业创业。同时,残联还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扶残助残事业中来,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注、关心、关爱残疾群体的浓厚氛围。在泗水县,这份温暖的助残行动仍在持续传递,更多的残疾人将在这里收获希望,走向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