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邹城市祥生未来城小区的交付现场,一片喜气洋洋,居民们终于迎来了这一天,顺利领到了新房钥匙,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共赴一场“回家的约定”。
今年以来,邹城金融监管支局迅速行动,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截至10月末,辖内商业银行已向5个符合条件的“白名单”项目授信12.815亿元,授信额位居济宁市县域第一,有效推动了保交房项目加快建成交付。
协同发力 “应进尽进”
“保交房工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头连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保交房攻坚战要打好,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是关键。作为金融监管部门,我们义不容辞。”邹城金融监管支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据悉,纳入“白名单”内的项目有望获得融资支持,也意味着购房者入手这些“白名单”项目会拥有更多的安全保障。
为推动更多项目进入“白名单”并获得银行信贷支持,邹城金融监管支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辖内21家商业银行召开“白名单”项目培训会,向商业银行解读协调机制重点支持项目范围,督促商业银行做好“白名单”项目的融资对接工作,提高政策知晓度及商业银行的放贷积极性。
除此之外,邹城金融监管支局注重发挥央地协同作用,与市住建局保持沟通,按照“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及时从分局获取“白名单”项目融资授信金额及未能进入“白名单”的原因,联合市住建局等部门做好房地产项目的问题修复。组织召开房地产融资“白名单”工作座谈会、项目对接会,听取房地产企业对项目建设交付、抵质押物、资金需求的详细说明,以及银行信贷审批情况、困难问题等。针对符合条件,但主办银行表示暂时无法授信的情况,及时向全市其他银行机构推送,目前已完成2个房地产项目的再推送工作。
在协调机制的推动下,一些原本可能停工但已部分销售的项目得到了资金支持,有力支持了房地产项目建成交付。截至目前,全市5个“白名单”项目均全额审批通过,新增贷款6.51亿元。
全力推动“应贷尽贷”
在邹城市鸿顺锦绣乾程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开足马力,确保项目加速推进、如期完成。
“我们是民营房企,融资手段有限,前段时间,项目资金流比较紧张,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影响,一度让我们焦头烂额。”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幸好通过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成功申报了“白名单”,这才让他又看到了曙光。
为配合支持保交房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邹城金融监管支局要求辖内商业银行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白名单”项目通过新增、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积极给予支持,对纳入“白名单”的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项目一视同仁。目前5个满足条件的“白名单”项目中,有4个是民营企业项目,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合理融资需求得到了兼顾。
优化服务“快审快放”
为实现资金的尽快拨付,邹城金融监管支局指导辖内商业银行实行“一项目一策”金融服务,开通绿色通道,优化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在项目准入、授信评审、贷后管理等方面进行单独管理和单列授信额度,确保贷款支持充足到位,加快形成融资“贷款—使用—管理”的闭环,保障贷款资金安全。
“以前,这么大额的贷款业务一般由支行发起,再逐级上报到省行审批。现在,我们对‘白名单’项目进行提级处理,单列授信额度,效率大幅提高。”工商银行邹城支行公司客户营销部经理孔上表示。
对需要地市级及以上银行审批的项目,邹城金融监管支局主动加强与分局相关部门的沟通汇报,争取获得上级分局的支持帮助,同时指导商业银行业务骨干紧盯信贷审批、发放进度,对于贷款审批较慢的项目,由分管行长带队做好对上沟通协调,切实发挥纵向合力作用,推动商业银行实现“快审快放”,跑出审批放款“加速度”。随着体制机制的优化调整,邹城市保交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保交房项目交付率达69.94%。孙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