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谢洋 杜宝文
2024 年,任城区观音阁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区委“12351”工作体系,稳扎稳打、创新进取,荣获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突出单位、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获评首批济宁市青年发展友好型街道、首批济宁市“守法普法示范镇 (街)” 、济宁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等称号,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被授予全市干事创业先进集体。
创新现代商业模式 做优做强济邹路商圈
观音阁街道聚焦打造主城区消费中心目标,不断创新现代商业模式,培育创建特色商业街区,做优做强济邹路商圈,多层次、全方位打造全新消费场景,进一步促进商贸流通业迭代升级。
济邹路核心商圈项目总投资81亿元,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其中东里、中里为商业街区文旅商综合体,以古文化街景为基底,融合新中式建筑风格,构建了全新的消费场景,是济宁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文旅项目积极探寻新质生产力、开拓新业态的精彩实践篇章。
街道持续擦亮济邹路商圈“金名片”,强化服务、积极引进、助力培育,设计“家在观音阁”精品研学场景,涵盖玉堂酱园博物馆、济州上城雅集陶瓷、乐器博物馆、上城艺术博物馆、25H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特色文化产业,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焕活本地文化资源,带动文化消费,实现经济与文化深度融合发展。2024年以来,“家在观音阁”精品研学路线已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3万余人次。
2024年,观音阁街道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全年完成区级税收47389万元,同比增长8.62%。工业总产值达1.03亿元,营收总量1.26亿元,利润总额增长69%;新增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1家专精特新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2.0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复审1家,新增企业申报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1家;市级奖励研发投入企业15家,合计6.235万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21%。
党建聚势赋能基层治理
构建多元参与新格局
网格治理精细高效。顺利完成新建社区“两委”选举工作,完成11个社区规模调整及公共服务用房移交,为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街道对 41 个网格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确保网格边界清晰、无缝衔接,实现了网格全域覆盖,各网格积极开展各类活动,2024年累计开展活动 3 千余次,服务群众 3 万余人。在全区 “红五月” 网格志愿服务活动中,街道 2 个项目、5 支队伍、10 名网格志愿者凭借出色的表现受到通报表扬。
红色物业引领发展。积极探索 “红色物业” 工作模式,将党的建设与物业管理有机结合,形成了社区党委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 “三方联动” 的议事协商机制。成立红色管家队伍 136 支,街道与物业企业签订党建联建项目 45 个,组织物业经理 “接待日”、业主 “恳谈会” 活动等 80 余次,培训物业项目经理 350 人次,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物业企业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康桥华居小区作为全区 “信用 + 物业监管” 典型案例,多次迎接省、市、区观摩,为其他小区的物业管理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商圈治理高效便民。街道在济州上城四楼创新打造以“五个一”工作机制为核心的济邹路商圈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公开征集、商户评议、座谈研讨等多种方式,确定了12条《济邹路商圈治理公约》,作为商圈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形成了以党建促引领、以协商促治理、以民主促民生的生动实践;根据商圈特色和商户需求,深化就业创业、人才科技、信用商圈、产业招引、促销费、研学游等服务内涵,打造党务、政务、商务、居务复合型服务平台。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成效
全力答好品质民生新答卷
住房保障与城市管理双推进。2024年上半年,前营东区、水产路两个棚改片区 635 户居民顺利上房,11 月底前营西区的 471 户居民也喜迁新居,目前上房工作已基本完成。棚改工作的实施,让居民告别了破旧的居住环境,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街道在城市管理和环境治理方面下足功夫,努力打造一个整洁、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以东南华城、银都花园、皇营路为重点,设立 “潮汐摊位” 3 处,通过错时执法、延时执法的方式,既规范了占道经营行为,维护了城市秩序,又体现了管理的人性化,实现了城市管理与民生保障的平衡。
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共发力。街道不断加大党建引领“一站式”矛调工作力度,压实科级干部包社区、社区两委包网格责任制,成立了“乐善大姐调解队”。这支队伍由热心的社区退休女干部组成,她们凭借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广泛的联络资源以及善于调解的优势,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她们的热情服务受到新华网、人民网点赞。创新“网格+矛调”工作法,全面推行“有事就找网格员”品牌,切实将群众的诉求、矛盾一一化解在网格内,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去年2月街道被评为“全市首批守法普法示范镇(街)”。
文化惠民与健康服务同提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街道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积极打造高质量文化阵地。各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服务中心为依托,设置了图书室、书画室、综合文化室等功能场所,为居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空间 。丰富提升“乐善文化好声音”品牌内涵,举办了非遗体验课堂、广场舞大赛、“千场大戏进社区”文艺演出、“运河小诗仙”诗词大会等系列活动。 去年6 月,观音阁街道综合文化站被评为全市特级文化站 。街道持续优化服务医疗卫生,规范辖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管理,增加座椅、轮椅、雨伞、老花镜等便民设施。常态化开展健康宣讲和义诊活动52场,受益群众达7500余人,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托育服务与养老资源新突破。今年华地公元壹品公办幼儿园正式招生运营,结束了观音阁街道辖区内没有公办幼儿园的历史;举办“运河小诗仙”诗词大会、“国学小名士·诗词对对碰”等活动50余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积极开展托育宣传活动7次,申报社区“儒易托”2处、企业“爱心办托”1处。街道新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3处,开办社区食堂2处,养老服务载体更加丰富。
下一步,观音阁街道将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作风,围绕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扎实开展工作,为任城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观音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