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活力与热度直接关系到经济的繁荣与民生的福祉。
2月25日,全市提振消费工作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温金荣强调,要坚持供需两端协同发力,完善配套政策,更大力度提能力、保供给、优环境,有效提振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市场动力活力。大会的召开,传递出市委、市政府对提振消费的坚定决心,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九大重点任务之首。当前,我市把促消费、稳增长作为政治责任和重要任务,狠抓提振消费工作落实,全面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增效,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消费信心的提振,市场活力的激发,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离不开消费能力的增强、消费供给的提升和消费环境的优化。
要增强消费能力。消费是收入和预期的函数。有稳定的预期收入,老百姓才有消费的底气和动力。增强消费能力,要强化稳就业促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群众消费背后的“隐形负担”。提振消费,必须有充足的时间。要全面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弹性作息,为群众消费创造有利条件。
要提升消费供给。消费供给越有品质,越能激发消费潜力。要增加品种,丰富和细化纺织服装、食品、家电等消费品类,提升家居、健康、养老等服务需求产品供给能力。要提升品质,聚焦重点产业链,“一链一策”建好质量管控体系,深化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标准提升,加快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标准制定。要打造品牌,强化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智能产品等优质产品认证,争取更多济宁品牌纳入“好品山东”区域公共品牌体系,持续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要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营造良好的市场消费环境至关重要。要全面落实国家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要打造一批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城市消费新地标,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消费更便利。要大力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放心商店、放心市场、放心网店、放心餐饮,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行为,让购物更放心。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确保消费者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让维权更顺畅。
消费添活力,城市增动力。济宁当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提能力、保供给、优环境,推动消费持续升温、扩容提质,不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