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02月28日
第04版:

济宁经开区

发力绿色低碳新赛道 谱写产城融合新篇章

济宁港航顺达港有限公司

山东中科富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山东神力索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济宁经开区产业园一角

济宁金牛重工有限公司智能制造生产线

中北润良新能源(济宁)有限公司

通讯员 郭甜甜

济宁经开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坚持“工业为先、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的发展理念,集中精力抓产业、聚动能、强支撑、扩规模,努力在制造业集群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扩量提质、招商引资加速显效、企业服务优化升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上展现新作为,为建设成“运河新门户、工业新高地、城市新中心”而不懈奋斗。

坚持产业立区 打造制造业集群新高地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济宁经开区将发展工业经济作为主责主业,特别是在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上展现新作为。按照市委提出的“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部署要求,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管齐下,着力打造“2+2”制造业集群,即新能源新材料、商用车专用车两个200亿级产业集群,高端电力装备、节能环保两个50亿级产业集群。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未来制造业的“绿色心脏”。济宁经开区积极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致力于打造低碳、循环的产业链体系。依托乾钢金属、神力索具、中北润良等企业的带动作用,持续做优做强锌铝镁金属材料、高端索具、钠离子锂离子电池等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复合铜箔、永磁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氢能等高端产品。同时,加快推进总投资10.8亿元的丰玺生物降解新材料、总投资10亿元的艾来得低谷制氢储能等重点项目,支持乾钢金属营业收入过百亿元,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新能源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

商用车专用车产业集群是济宁经开区制造业的另一张名片。该区以“整机+配套”为抓手,大力推动久邦重工、福润康、驰通重工等整车企业智能化、网联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拓展市场、扩大销量。同时,积极引进高强度轻量化车身、高集成度电驱动系统、智能化控制及自动驾驶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提高整车配套水平。通过加快推进总投资15亿元的迈耶西高压超高压钢丝增强液压软管、总投资12亿元的湖北天道新能源商用车改装及智慧物流等重点项目,打造全国具有较强吸附力的商用车专用车生产基地。

高端电力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是济宁经开区制造业的两大新增长极。该区抢抓国家特高压输变线路大规模建设改造机遇,发挥好山东光大、鲁能光大等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总投资11.6亿元的山东光大特高压绿色工厂、总投资5亿元的驿航超高压纳米电力设施等重点项目。通过大力发展碳纤维复合导线、特高压防护材料、新型绝缘材料等高端产品,打造全国具有竞争力的电力装备特色产业基地。同时,抢抓转型发展机遇,支持菲特环保、纳鑫科技、欣格瑞环境等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加快推进总投资12亿元的中程淳禾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总投资11亿元的顺泰绿色装配式建筑材料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一体化水处理设备、污泥煤泥干化设备、装配式部件等环保产品,打造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赋能产业升级

现代服务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济宁经开区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重要途径,坚持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两手抓”,特别是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扩量提质上展现新作为。为进一步对制造业提供支撑保障,研究出台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生产性服务业“1153”工程。即利用三年时间,培育现代港航物流、电子商务服务两个100亿级产业集群,汽车贸易50亿级产业集群,以及人力资源与科技信息服务30亿级产业集群。

在现代港航物流方面,济宁经开区加快推进顺达港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园区项目建设,重点实施顺达港铁路专用线、顺达港泊位等重点工程,打造“千年运河·万物畅流”特色品牌。同时,积极培育道路货运企业,加快推进货运物流平台建设,打造“公铁水”联运,内河和海上航运相衔接的通江达海、高效便捷的港航物流产业集聚区。

在电子商务服务方面,济宁经开区致力于打造100亿级电子商务服务产业集群,依托西城新谷数字经济园,引导区内规上工业企业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培育特色电子商务增长点,加速推进农村电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易麦跨境电商产业园,拓展电商市场,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

在汽车贸易方面,济宁经开区专门组织人员到梁山二手车国际交易基地考察学习,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建设一个集二手车交易、检测、拆解、出口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此外,加快建设以重卡类汽车为主的汽车贸易产业园,大力支持汽车零配件、售后维修、报废回收等企业发展,形成集汽车销售、专业服务、高效物流、文化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贸易产业集聚区。

在人力资源与科技信息服务方面,济宁经开区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支持鲁南人力资源产业园跃升发展,争创“人力资源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同时,加大科技信息服务企业培育招引力度,鼓励区内制造业企业对外开展科技信息服务,促进企业从“生产”向“生产+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强化招商引资 优化企业服务

招商引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济宁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摆在全区工作的关键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特别是在招大引强和突破外资加速显效上展现新作为。

济宁经开区瞄准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龙头,积极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益、高成长性的大项目、好项目。通过强化招商引资,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方面,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认真研究招商引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产业链优势企业,全面梳理有基金合作需求的项目,精准对接、精准招商。另一方面,想方设法突破外资外贸瓶颈,积极创新外资招引方式,不断扩大国际贸易合作,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为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济宁经开区积极招引重点外资项目,加快存量外资项目到资进度,持续加大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力度,帮助解决项目落地手续问题。同时,不断扩大外贸增长,通过举办各类招商推介会、投资洽谈会等会展活动,开展好节会招商,以“拙功”“慢功”招引实实在在的外资项目。

企业是济宁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该区牢固树立“企业的事情优先办”理念,在企业服务优化升级上展现新作为,全力构建“进度可视、流程可控、问题可溯、未来可期”的服务新模式。

济宁经开区积极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加强政产学研用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该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建立健全企业诉求响应机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企业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济宁经开区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能,聚焦世界银行指标体系和产业链服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同时,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深入开展企业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此外,切实加强要素保障,定期举办政金企对接活动,打造“经心服务·开工无忧”拿地即开工品牌,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强土地储备和供应管理,保障项目用地需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短评

济宁经开区的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其作为济宁西部高质量发展工业新城的雄心与实力。通过坚持“工业为先、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的发展理念,该区不仅在制造业集群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方面展现了新作为。

济宁经开区在制造业集群发展上的布局清晰且具有前瞻性。通过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商用车专用车、高端电力装备和节能环保四大产业集群,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济宁经开区在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也值得称道。通过精准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高质量项目落地,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

2025-02-28 济宁经开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8161.html 1 发力绿色低碳新赛道 谱写产城融合新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