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4日
第01版:

“一个万亿”肯定行 “五个倍增”一定能(上)

龙拱港

2024济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项目对接会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

中稀天马新材料智能化稀土萃取车间

■ 本报编辑部

春天孕育希望,济宁束装就道。

2月24日,济宁2025年春季全市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隆重举行,201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176亿元。

这是继2月5日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即“新春第一会”之后,我市锚定“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发展目标,再一次催征的战鼓。

“新春第一会”发出了“走在前、勇争先”“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新春动员令,开启了新一年工作的序章,也开启了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目标的新征程。

去年12月31日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即全市工业经济迈向万亿级,实现工业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外贸进出口总额“五个倍增”。

这一目标定位,在1月11日召开的市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

春涛初涌,百舸竞发。

“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宏伟目标,是济宁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的科学谋划,是对当前形势的精准判断,为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个万亿、五个倍增”若能如期实现,将显著提升济宁市在全省、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增强吸引投资、集聚人才的能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为济宁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济宁何以能?济宁何以行?

第一对关键词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杭州DeepSeek破圈,成为杭州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以“六小龙”为代表的杭州科技创新一波一波源源不断,让包括南京、广州在内的很多地方不禁自问:为何是杭州?杭州何以能?

有资深人士比较后发现,杭州从科技创新到市场创新再到企业创新,形成了闭环,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

近年来,济宁市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然而,如何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重大使命,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成为摆在全市各级面前的重大课题。

走老路去不到新的目的地。

在“新春第一会”上,面对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企业家代表,市委书记温金荣极具深意地指出,全市上下都要自觉站在世界、中国、山东“三张地图”旁谋划发展,奔着一流干、奔着最快最好干,努力创造更加出色、出彩、出众的业绩。

眼中有地图,胸中方有格局。

作为经济大市、人口大市,济宁必须确立更高目标、展现更强担当。

自觉站在“三张地图”旁谋划发展,就是要开拓“新”的视野,全方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更好地激发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是市委书记温金荣在多种会议、多种场合的讲话、谈话重点:

2024年10月24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提出要塑强开放发展的境界格局,增创济宁发展新优势;

2024年11月14日,在市委财经委员会扩大会议暨经济形势研判务虚会上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主动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和黄河、大运河等重大国家战略,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在2024年最后一天召开的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必须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停步,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

而今年山东省的“新春第一会”,同样将主题聚焦到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要抓改革?

改革,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基、活力之源。不改革,就实现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

兖州区煤矿智能化改造,不仅提高了煤炭生产的效率和安全性,更为兖州在煤化工赛道上孕育了5家瞪羚企业。这些瞪羚企业以其创新能力和高速成长潜力,成为兖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邹城市成功转型,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崛起,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升级,更为邹城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产业园的不断发展壮大,邹城有望在未来成为济宁乃至山东“智”造的领军者。

思想到达,眼光才能跟上;眼光跟上,脚步才不会落下。案例目不暇接,路在脚下。

“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济宁何以能?

坚持解放思想,强化市场思维,树牢经营的理念,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就没有不可能。

市委强调,要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国企国资、教育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

市委要求,各级要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包括项目的融资、要素的配置,能用市场解决的尽量交给市场,能放给社会的尽量放给社会。

在要素保障上,谁的项目好,就给谁更多保障,谁的马力大,就给谁更多支持,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花更小的代价干更大的事。

进一步明确:法无禁止皆可为,大胆闯、大胆试,以非常之功、超常手段推动高质量发展。

由解放思想开篇,从改革创新入局,这是破解滞碍济宁高质量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第二对关键词       高点高位  加压奋进

国内规模最大的绿色稀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企业——中稀天马的机器轰鸣声日夜不息,各类稀土氧化物源源不断地产出。

今年,企业将持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加快科创中心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首家稀土循环经济领域产学研基地,力争产量、产值同比增长20%,纳税增长8%。

与中稀天马一样,市内各大企业都开足马力,高点定位、加压奋进,在这个春天里,跑出“加速度”,力争“开门红”。

在“新春第一会”上,市委书记温金荣强调,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是“进”,关键在增长。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稳”是基础、“进”是方向,以进促稳、关键是“进”,只有保持一定速度的“进”,才能为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提供坚实支撑。

当前,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你追我赶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作为资源型城市,济宁正处在动能转换、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存在短板,更拥有巨大潜力。

“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目标定位,就是要引领全市上下坚持以进促稳、以质取胜,把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统一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以更高的发展质量、更快的发展速度,推动济宁在区域竞争中阔步前进、跨越崛起。

去年10月,济宁拉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序幕:

10月21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提出,要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扩投资,多措并举稳生产、拓市场、求突破,奋力跑出加速度、干出新高度。

三日之后,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强调,全市上下要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扩投资,多措并举稳生产、拓市场、求突破。

11月1日,专题调度研究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和房地产工作有关情况,分析形势、研究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谋划,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2月初,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旗帜鲜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元旦刚过,市委书记温金荣率团赴北京走访,深化与行业协会、领军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交流,宣传推介济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项目,推动重大项目合作,并见证合作项目签约。

……

短短几个月,我市持续释放谋定经济发展不放松加力奋进的信号。

如今,拿出更大气魄、确立更高定位,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升质量与做大总量一体考量,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在济宁经开区项目建设现场,一张“挂图作战”表格外抢眼:“2+2”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规划,即形成新能源新材料、商用车专用车2个200亿级产业集群,高端电力装备、节能环保2个50亿级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培育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高端制造业集聚区”。

今年,全市1030个实施类项目,都已开(复)工,每个项目从招引落地到开工投产,都有专班(专人)包保,一包到底,直达见效。

“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济宁何以能?

——全面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与强者比、与高者攀、与快者赛,以干就干到最好的精神状态,创出新业绩、跑出“加速度”;

——以经济增长好于全省、高于周边的目标追求,迈开“进”的步伐,坚定不移扩总量、提能级,济宁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将更加稳固厚实;

——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引领新一轮对外开放。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既然敢于迈步从头越,我们就不惧“青山霁后云犹在”,我们就对三年后的“画出西南四五峰”,不再犹疑。

■ 本版图片由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国庆  摄

2025-03-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8374.html 1 “一个万亿”肯定行 “五个倍增”一定能(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