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4日
第03版:

打造“端信医保e药房”

——兖州区探索参保群众用药服务“朝诊晚达”新模式

■通讯员 孟凯

为解决参保群众“购药难、拿药难”等用药服务问题,兖州区树立“互联网+医保”思维,融合定点医疗机构诊疗优势和门诊统筹药店用药服务优势,通过在线诊疗、电子处方流转、中药代煎、药品配送等方式,在全区百家门诊统筹药店打造“端信医保e药房”,形成参保群众用药服务“朝诊晚达”新模式。

处方流转“e”线牵,“家门口”买上报销药

该区充分发挥门诊统筹药店数量多、药品供应全、药事服务优等特点,以医保电子处方流转为纽带,织密医疗机构和门诊统筹药店“药品网”。

下好处方流转“先手棋”。制定电子处方流转管理使用办法和门诊统筹药店准入机制,严格按照“定机构、定医师、可追溯”的要求,规范电子处方流转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e药房”工作流程图,实现“医院开具电子处方—参保人员‘e药房’购药—医保在线结算”全流程服务,参保患者可就近选择“e药房”购买药品并享受医保报销,免去在医院排队取药、等候报销的麻烦。截至目前,全区已有4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05家门诊统筹药店上线电子处方流转功能。

打通药品保障供应链。在考虑符合患者合理用药需求、医疗保障待遇政策等基础上,制定处方流转药品遴选标准,建立全区电子处方流转药品报销目录库。医疗机构和门诊统筹药店定期梳理汇总药品库存信息,每个门诊统筹药店至少配备100种医保报销药品,实现药品统一品规、统一价格、统一专柜摆放“三统一”,确保医保患者有医可诊、有药可寻。

延伸线上问诊覆盖面。拓宽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半径,依托互联网医院设置医保报销模块,为慢性病患者搭建线上医药服务平台,慢性病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复诊问诊、医保报销、送药上门等服务,实现了“让处方和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

中药代煎“e”站式,让良药不用苦等

指导医疗机构与门诊统筹药店签订中药代煎协议,医疗机构负责患者诊疗、医保结算和中药配制,门诊统筹药店负责中药代煎和配送服务。制定中药代煎中心规划建设方案,设置复核区、中药房、煎药区、饮片仓库、医保结算区等功能区域,实现处方复核、浸药、煎药、制剂、包装等规范化操作流程,每个站点每日可提供约100张中药处方代煎服务,能够满足参保患者的用药需求。

成立中药质控小组,制定中药代煎代配全流程质控体系,围绕饮片质量控制、中药调剂操作规范、煎药操作规范、配送质量控制等进行全流程监管,确保中药代煎汤剂的质量与疗效。

指导医疗机构与87家门诊统筹药店签署配送协议,辐射城区156个小区,选派患者居住地附近的药店医师进行配送,基本实现兖州城区上午接处方、下午代煎代配入户,下午开处方、次日上午代煎代配入户,提升中药饮片配送服务时效,为参保患者提供专业、安全、便捷的配送服务。自“e药房”中药服务开通以来,已经累计服务1500余人次,有效解决了年轻人不会煎药、上班族没时间取药、老年人行动不方便等问题。

多措并举“e”提效,药事服务更有“医”靠

建立“医保明白人”队伍。依托“端信医保大讲堂”“医保红帆体验队”“集采药品进基层”等培训活动,将门诊统筹药店药师纳入全区“医保明白人”队伍。围绕电子处方流转结算流程、门诊特定病种认定办理咨询、集采药品咨询和用药指导等内容,开展培训20余次,有效提升了药店药师医保帮办代办业务能力。

打造“医保e站”品牌。在门诊统筹药店试点建设“医保e站”,制定“四有四统一”建设标准和“10+X”服务清单,设置互联网视频问诊区、党员服务区、集采药品专柜和门诊统筹报销专柜等功能区,建立集医保帮办代办服务、政策宣传、互联网问诊和购药报销“一站式”服务阵地。配置“码上办”彩页,实现了群众参保缴费、转诊转院、医保政策、意见建议四个方面的问题“码”上办,打造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让“小驿站”服务“大民生”。

强化处方流转监管。依托省医保处方流转平台,将电子处方药品使用量、诊断规范、处方录入、互联网医院医务人员执业资格等,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实现患者就医用药行为全程监管,为处方流转“跑得通、流得动、用得好”保驾护航。

2025-03-24 ——兖州区探索参保群众用药服务“朝诊晚达”新模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9757.html 1 打造“端信医保e药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