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第04版:

任城区人民法院

司法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2024年8月,任城区人民法院以“前端解纷、源头治理”为核心理念,率先入驻任城区综治中心,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入驻以来,该法院创新打造“法院+综治”模式,将诉前接待、诉讼引导、多元解纷、巡回审判、法律宣传、判后答疑等职能全面嵌入综治中心服务体系,“点线面”齐发力,倾力打造司法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任城样本”。

关键“点”发力

实现工作质效“1+1>2”

该法院与区综治中心深度协作以来,投入专项经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接待窗口、标准化审判法庭、云法庭、专业化调解室等场所。选派2名法院优秀法官常驻一楼接待窗口,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诉讼服务。选派2个速裁团队轮驻二楼审判法庭和调解室,指导参与调解、快速审理、远程审理案件、在线司法确认等,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化解在萌芽。

2025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运行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此为契机,该法院进一步优化“法院+综治”运行机制,真正实现了从先行探索向走深做实的跨越式发展。入驻以来,共提供82次法律咨询,消除信访隐患16件,引导介入调解56件。这些数字的背后,正是该法院将“接待窗口”打造为矛盾化解的前哨站,把速裁团队嵌入基层治理全链条,通过“关键点”精准发力带动纠纷化解效能整体提升,推动综治中心工作效能实现“1+1>2”。

多“线”协作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为实现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和精准施策,真正把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到实处,该法院向综治中心引入“五员”联调机制,代表委员、人民调解员、人民陪审员、网格员、家事调查员等,均是精心“组建”的调解队伍成员。充分利用区、镇街、村(社区)、网格四级人民调解组织,为进一步拓展综治中心调解覆盖领域,速裁团队不断完善“法官指导+案例示范+调解队伍培训”体系,依托综治中心资源整合、技术赋能,构建分层递进、衔接配套的解纷体系。入驻以来,团队指导或共同参与调解案件53件,真正将多元解纷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延伸到了群众身边。

张筱法官团队深度参与综治中心“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针对婚姻家庭类纠纷创新采取“冷却处理、情感疏导、资源链接”的递进式调解策略,首先通过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师远程评估,精准判断双方情感危机预警级别,随即启动“3+X”调解方案,由法官主导法律疏导、心理咨询师负责情绪管理、家事调查员收集背景信息,必要时联动妇联、民政等部门提供帮扶。

全“面”提速

创新“任城综治样本”

为全面推进任城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运行,与行政机关建立良性互动长效机制,该法院不断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指导和实务培训,强化行政执法部门法治思维,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入驻以来,立案庭、行政庭法官5次与行政机关执法人员进行座谈,对行政执法领域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展开深入沟通交流,就行政执法裁量、非诉行政执行等问题做出专业的解答。行政庭3次邀请行政执法人员参加行政诉讼庭审观摩活动,强化行政案件庭审观摩成果转化,持续推进“法治任城”建设。

在任城区综治中心,时常能看到法院法官为群众答疑解惑、回答法律问题、开展法治讲座、发放问卷调查的身影。针对群众关心的民间借贷纠纷、物业合同纠纷等,法官们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讲解典型案例,为群众答疑解惑;常态化开展“巾帼普法”、“亮‘典’行动”等各类普法宣教活动; 定期在综治中心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座,通过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为群众普及法律常识,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入驻以来,已开展各类宣传11次、调解培训2次,联动调解员23名,提供法律指导183次。

通讯员 袁鹏

2025-04-23 任城区人民法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1798.html 1 司法服务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