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第04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崇文学校 李利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从不同层次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培育学生、从不同方面历练学生,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我校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学校的优势,统筹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尤其注重社会实践课程和思政课的结合、融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认知和行为,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一,贯通设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特点,对小学和初中的思政课进行整体设计。在小学阶段,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通过生动的故事、精美的绘本等,初步渗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进入初中阶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观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初中毕业班,更侧重理论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社会问题的能力,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例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思政课上,教师通过讲述 “孔融让梨” 等故事,培养学生的友善、谦让品质;而在初中课堂上,则结合社会热点,引导学生运用新思想中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讨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

在思政教材整合方面,我们统筹编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思政课统编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等,将相关内容有机融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确保了教材内容的连贯性和进阶性。同时,结合济宁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开发了丰富的校本教材,为学生、学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社会实践课程和研学课程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培养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们遵循小学到初中情感与价值观升华、知识与能力递进的规律,使各阶段的实践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相互衔接,例如小学的社区清洁活动为初中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奠定了基础,而小学的文化调研则为初中的社会热点调研提供方法和经验借鉴。通过不同阶段的活动,学生的实践体验得到了丰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第二,结合社会实践课程,我们探索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中小学思政课的几种主要教学模式。

1.专题式教学:结合社会实践和研学课程内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解为若干个专题,如 “中国梦”、“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等,每个专题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和研学项目。

2.项目式学习:以具体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例如,开展 “家乡文化传承与发展” 项目,引导学生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家乡的传统文化进行调研、分析和传承,提出促进家乡文化发展的建议和方案。通过项目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体验式教学:利用社会实践与研学课程的宝贵机会,让学生亲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同时,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场所,让孩子们感受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

第三,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利用各种途径,如家长会、家访及家长学校等,及时向家长们传递学校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计划和内容,让家长们更加清晰地掌握学生们在校的学习状况。同时,深入了解学生们在家的表现和他们的家庭环境,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将新的思想观念巧妙地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积极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思政课程,通过亲子互动,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孩子们的思想动态和成长需求。

学校还努力拓展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为思政课程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与济宁市博物馆、金乡羊山鲁西南战役纪念馆、高新区国家安全教育基地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同时,邀请了诸如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退休物理教师王广杰同志等社会名人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他们的追求和故事。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增强了学校与家长、社会的联系,更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教育环境。

通过以上探索与实践,崇文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了质的飞跃,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日益增强,形成了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来,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中小学思政课必将成为学生钟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5-04-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2123.html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