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回家,见餐桌上放了一大袋子榆钱,浅绿色一串串,嫩生生一叠叠,还有一阵阵淡淡的清甜香气,这应该是母亲的劳动收获。果然,母亲笑盈盈地迎上来说,白天特意去郊外河边那片榆树林,为我们撸回了这一袋榆钱。
我抓起一小把榆钱,就往嘴里塞。母亲拍了一下我的手,像呵斥小时候的我一样,笑着说:“着什么急,还没有洗干净呢,晚上给你们做榆钱馍馍吃。”我吃到嘴里的新鲜榆钱,脆嫩中带着一股清甜。那清香仿佛穿越了时空,将我带回了遥远的童年。
榆钱,对于母亲那一辈人来说,是可口的食物,更是情感的寄托。“一树榆钱半月粮”,是榆钱陪伴那一辈人度过青黄不接的日子。每当提起榆钱,那些小孩子,就能闻到食物的香味,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期盼。
我记忆中的榆钱,却是与美味和快乐紧密相连。四五月间,东北的榆钱如同一张张胖嘟嘟的笑脸,在风中摇曳。我们这些小孩在树下仰头一看,似乎就能咂摸到榆钱的清甜,早已忍不住了,一个个像小猴似的,蹭蹭爬上榆树,一串串地撸起来。
采摘榆钱充满了趣味,一撸就是一大把,圆圆的像钱,像花瓣。除了生吃,还要把衣兜塞得满满的带回家。母亲将它们拌进面粉,抹上少许香油,撒上一把芝麻,入锅蒸上十多分钟,那热乎乎、香喷喷的榆钱拌面,让人垂涎三尺。
榆钱的那份香甜,如今依然留在记忆深处。
“榆荚杨花正无赖,等闲又欲送春归。”暮春时节,万物都在为春天的离去而感伤。“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花草树木争奇斗艳,榆钱也随风起舞,为春天送上一份别样的告别。
匆忙人生路上,何不慢下来片刻,聆听大自然的低语,感受花草的淡淡芬芳。在榆钱的清香里,就能回味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也能看见前方更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