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5日
第03版:

邹城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

推动关心关爱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颜浩 冯浚薪)近年来,邹城市以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为抓手,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经济业态多元、规模逐步扩大等实际,不断建强体制机制、深化关爱凝聚、强化作用发挥,实现关心关爱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建强体制机制,实现工作运转高效化。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邹城市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优化“两新”工委运行机制,定期调整成员单位,明确职责任务,整合27个委员单位党建力量,建立市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行业管理部门具体指导、属地镇街兜底管理的党建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行业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职能作用,依托邮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行业党委,制定加强行业党建具体措施,定期组织召开述职评议会议,快递、网约配送等行业党委书记逐一述职,压紧压实“管行业就要管党建”主体责任。推动镇街扛牢属地责任,在各镇街组建16个“两新”组织综合党委,依托镇街、村(社区)直接服务新就业群体的优势,建立动态摸排机制,精准识别党员,确保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将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深化关爱凝聚,确保服务管理精细化。搭建暖“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约配送、律师等行业党委功能作用,结合“一月一主题”,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春送健康、夏送清凉、秋送技能、冬送温暖”四季暖“新”活动160余次,服务新就业群体3200余人。建设“多元友好场景”,聚焦新就业群体现实需要,高标准打造友好社区、友好医院等十大场景,建设服务场所200余处,配备医疗急救用品、休息桌椅等设施,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实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饮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畅通诉求办理渠道,构建包括新就业群体在内的线上线下相结合诉求收集办理机制,线下组织委员单位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会同职能部门、镇街社区和有关企业解决新就业群体各类诉求,线上利用“新新向党”综合管理系统,通过随手拍、微心愿等功能模块,累计收集办理各类诉求9000余件。

强化作用发挥,推动融入治理常态化。探索将“骑手”变“帮手”,不断加强新就业群体与社区的深度链接,通过发布倡议书等方式,引导新就业群体党员到社区报到,吸纳40余名新就业群体担任兼职网格员,借力快递员、网约配送员走街串巷的职业特点,及时反馈安全隐患、卫生死角等问题,成为基层治理的“流动哨兵”“移动探头”。推动融入行业治理,连续3年开展“邹鲁先锋骑手”评选活动,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选聘10名市场监管社会工作观察员,设立红色先锋岗,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在工作中亮身份、亮承诺,争当行业标杆,助推行业治理。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按照行业类别和区域分布,组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到公益服务、文明创建、平安建设、关爱老人儿童等工作中,组织参与环境整治、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300余次,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转变。

2025-06-15 邹城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5698.html 1 推动关心关爱与基层治理“双向奔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