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分局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治气、护水、净土”,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质量领先,营造环境治理良好态势。坚持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核心,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25年1月至5月,济宁高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9,位列全市第1名;PM2.5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位列全市第1名;优良天数比例为73.5%,位列全市第1名;重污染天数为0天,并列全市第1名。国省控断面水质持续稳定保持在Ⅲ类水以上,全区水质稳定向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行动率先,加快推动环境治理。坚持服务经济发展,助力“两山”转化,围绕重点示范区开展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全面加强工业企业和加油站污染治理设施监管,相继实施大气环境精准精细化监管能力建设项目和环境自动监控设施监管服务项目;持续开展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专项帮扶,大力实施重点行业绩效分级“争A创B”行动,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A级企业3家、B级企业16家、引领性企业9家,总数位居全市第一;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进,“济宁高新区数字化赋能园区产业链无废内循环发展模式”被工信部、生态环境部认定为国家级的无废园区典型案例。持续开展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工作,开展8次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现场全覆盖检查;积极推进洸府河东岸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E0D模式试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水质隐患排查,动态清零突出水环境问题,强化十里湖湿地运营管理,确保湿地发挥最大净化作用。
安全为先,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增强底线意识,督促环境风险源单位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工作,对环保设施安全生产开展专项执法检查,规范基本操作流程,提升环境应急处突能力。同时,定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培训、环保设施管理培训和“送法暖企”活动,进一步助力企业安全生产,营造安全稳定的绿色发展环境。2025年以来,该分局组织辖区内110余家单位观看《危险废物环境安全警示教育片(第三版)》及开工第一课,累计2.1万余人次;对全区30家核与辐射利用单位开展起底式安全大检查,未出现破坏生态环境重大事件。
严管当先,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始终把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科学治理、源头管控、精准施策,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方面持续发力。2025年以来,累计帮扶危废企业13家次,涉气企业100家次,全面做好检查问题的整改,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当好环境保护“监督员”“指导员”“服务员”,切实做到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守护好济宁高新区绿色生态底线。通讯员 张秋轩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