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琨
任城区阜桥街道新刘庄社区地处主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众多,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一直是社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为解决这类问题,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出“信用+基础设施认领”,广泛动员党员、楼长、辖区商户企业、社会组织、青少年儿童家庭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础设施认领工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刘庄小区36号楼的李女士毫不犹豫地参与其中,认领了楼前的一盏路灯。“从认领那天起,我就是这盏灯的管理员。”李女士说,在这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也愿意为社区、邻居做些事情。认领后,李女士经常前往巡查,一旦发现路灯灯泡损坏,便第一时间联系维修人员,还常常亲自帮忙更换灯泡。在精心呵护下,她认领的那盏路灯始终明亮如初。
记者了解到,目前社区的24盏路灯已被辖区热心居民认领。除了路灯,井盖、休闲座椅等公共设施均在认领范围之内。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员们率先垂范,主动认领小区内的公共设施,并积极履行维护责任,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退役军人也积极响应,为社区基础设施维护贡献力量。辖区商户企业更是踊跃参与,他们通过认领路灯设施等方式,为社区安全建设提供支持。
“信用+基础设施认领”项目的实施,是社区党委以诚信为纽带引领社区治理的一次有益尝试。为鼓励更多居民加入治理队伍,社区党委还制定了详细的信用激励机制,对参与基础设施认领的个人和单位给予信用积分加分,根据积分情况给予相应的奖励。并通过设立红榜、挂牌奖励等方式,对积极参与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进一步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