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微山讯(通讯员 解鸿娇 刘玉彬)今年以来,微山县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立足帮扶片区资源禀赋,创新思路举措,着力践行“组团帮片区”模式,聚焦片区资源整合与产业联动发展,成功激活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打造了一批特色项目,以示范带全域、以统筹促协同,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与特色产业增值双赢。
引才回乡添活力,渔网编织“共富网”。欢城镇房庄村第一书记紧抓“人才回流”机遇,联合村“两委”成员以乡情为纽带,主动对接在外经商能人於文田返乡创业,整合房庄村东侧闲置场地和劳动力资源,通过村级闲置资产入股、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成功吸引在外人才回乡投资,建成渔网加工厂一处,为村集体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带动本村及周边人员就业增收,采取“订单生产+居家代工”的模式,累计吸纳本村60余名留守妇女、老人参与渔网编织,人均月增收1500至2000元。同时,通过土地租赁和利润分红,实现村集体年增收3万余元。第一书记根据渔网加工厂生产流程特点,结合大数据功能分析,制定《渔网编织标准化操作规范》,为渔网厂智慧生产提供了宝贵经验。联合村“两委”成员,定期组织开展编织技术培训,邀请专业技师现场教学,提升就业人员技能水平,打响“房庄渔网”品牌,不断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赋能焕新生,“福禄”葫芦拓富路。西田陈村第一书记立足田陈片区文旅资源优势,探索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路线,着力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上下功夫,对村内滞销的观赏葫芦进行设计打造,通过雕刻、烙画等工艺植入微山湖荷花、渔家民俗等文化元素,创新打造“福禄”田陈文创品牌,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机制,申请注册“微山县浩福电商铺”营业执照,组织村“两委”成员进行线上直播带货,不断优化销售模式,带动电商直播有序向好发展。利用派出单位资源优势,积极与微山岛镇、南阳镇等旅游资源聚集地进行洽谈磋商,在热门景点周边区域进行试点售卖,大力推广“福禄”田陈文化品牌,赋能产业发展。利用葫芦资源,与湖南谭氏乐器公司合作创新打造民族乐器葫芦丝,利用暑假期间开设为期两个月的“艺术大课堂”葫芦丝公益培训班,累计培养近20名青少年学员,为辖区青少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他们还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进行葫芦艺术品加工授课,不断吸引片区群众加入到“福禄”田陈共富工坊中来,带动村民灵活就业。
产业破局现活力,“金菊茶香”助振兴。昭阳街道第一书记工作队立足片区菊花种植户多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注册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帮助合作社取得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许可,为菊花茶办理“身份证”,变农户单打独斗为“抱团发展”。鉴于菊花烘干难的情况,工作队使用帮扶资金为村里建设烘干房、增设烘干机,扩大菊花种植规模,实现了药用菊花、茶饮菊花同步种植。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资源优势,帮助村集体联系买家、打包出货、“送服务上门”,采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销售,共助销菊花茶2000余盒,增加村集体收入10万余元。发挥资源联动优势,在济宁大安机场设立微山湖特产专柜,向旅客推荐微山湖莲子手串和菊花茶等产品,为微山湖特产代言、推介,推动微山湖特色产业发展。为提升片区菊花品牌知名度,昭阳街道第一书记工作队联合县媒体中心、自媒体网红举办“菊韵秋华·香约南坝”主题菊花节。设置菊花展览,划分金丝皇菊、婺源菊花、菊花茶等不同品种的展示区,展现了微山文化资源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