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第02版:

粉耳生金,桃富农家!

——邹城特色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

■通讯员 程旭辉 孔祥波

走进邹城市石墙镇韩庄村木耳种植基地,菌棒如矩阵般整齐排列,粉色的木耳层层叠叠绽放在菌棒上。村民们穿梭其间,指尖翻飞采摘饱满的耳片。

“这种通体粉红的木耳叫作‘粉耳1号’,是今年刚刚引进的新品种,相较于黑木耳,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丰富,价格也高一些。”邹城市石墙镇韩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福伟谈道,粉木耳干品可以卖到每斤55元、鲜品每斤10元,利润非常可观。

据杨福伟介绍,曾经的韩庄村以传统农业为主,集体经济薄弱。为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在科技部门驻村帮扶下,建立农科驿站,进行木耳试点种植。通过土地流转,资源整合,建设高标准木耳大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集体分红,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带动300余名村民家门口就业。

“在大棚里干活,既方便接孩子,还方便照顾家里,每年还有分红,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啦!”打工村民张洪景笑着说。

为进一步提高种植效益,该村建成菌包厂房,配备净化车间、灭菌柜、液体菌种发酵罐,每年可生产菌袋100多万袋。“原来买一个菌棒2.4元,我们自己生产也就是1.6元到1.7元之间,一个菌袋就能省0.7元,一年降低成本接近80万元。”杨福伟说。

目前,韩庄村已建成高标准木耳大棚22个,村集体年增收30余万元,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邹城,一个个特色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生长,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近日,峄山镇牙山庄村的油桃也迎来丰收。在果蔬分拣中心,果农们将刚采摘的新鲜油桃卸下货车,经人工分拣后,装入高端礼盒,通过网络直播间走出深山,销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牙山庄村种桃历史悠久,经过品种改良,年产油桃6000余吨,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为进一步实现村民增收致富,该村聚焦“网红经济+农产品上行”新赛道,以网红直播带货为核心引擎,打造特色农产品销售新生态。依托专业直播团队与头部达人资源,将峄山桃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千万消费者视野,通过原产地实景直播、沉浸式试吃体验等创新形式,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光速直达。

“我们精心挑选了专业直播公司,单场直播便创下5万斤销量纪录。今年以来,我们通过直播带货,带动果农亩均收入4000元,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牙山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海洋自豪地说。

目前,牙山庄村峄山桃已有曙光、油四、油五等1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000余亩,带动400余名村民就业,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

近年来,邹城市聚焦富农增收目标,立足深厚文化底蕴与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合作联社+标准社+农户”“互联网+农业”等发展新模式,推动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截至目前,邹城已形成“一菌一渔一茶,两莓两薯三桃”十大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项目42个,打造省级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1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好品山东”品牌3个,“三品”认证总数达105个。

2025-07-03 ——邹城特色产业鼓起村民“钱袋子”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6957.html 1 粉耳生金,桃富农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