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第04版:

尼山在哪里

柏祥伟

尼 山世界文明论坛随笔

2023年9月26日,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举办,我作为嘉宾参加了其中的尼山世界文学论坛。目睹文学大家风采,聆听国内外学者“坐而论道”,收获颇多。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论坛结束后,我写了随笔《在尼山,每一株花草都是夫子的门生》,发表在《大众日报》“山东政事”微信公众号上,后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作家通讯》全文转载。

很多外地的文友看到后,私信问我,尼山在哪里?我答,尼山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东南30公里处,在泗水之西,您若来尼山,我乐意做引路向导。

作为土生土长的泗水人,我当然有底气也有充足的理由如此回答。这并非我信口开河,而是事实存在。

尼山在哪里?在泗水之西。《水经注》记载:“泗水出鲁东北而南流,经尼丘山西”,说明了尼山属于泗水流域。古代文献中,常以“泗水之西”“尼山之阳”等表述,显示了尼山与泗水的固定组合,明确了尼山的地理坐标。

在“洙泗渊源”的文化地理概念里。儒家文献中常以“洙泗”代指儒学,孔子在洙泗之间聚徒讲学,开创儒家学派,共同构成了孔子讲学、弟子问学的地理空间,串联起孔子及其弟子的活动轨迹。泗水代表着儒家教育传统的活动范围,成为儒家文化传播的地理载体。

尼山,曾经显现在孔子周游列国往返于泗水河面的倒影里,回荡在泗河岸边孔子与弟子们的讲学论道里,流淌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哲思慨叹里。朱熹笔下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成为儒家思想与人文诗意碰撞的精神家园。出生于泗水之畔的仲子路,忠孝英勇,诚信天下,他用毕生信仰做出了回答。孔府的家联“尼山根柢家声远,泗水渊源圣泽长”,更是说明了泗水与尼山的血脉渊源。

尼山,这座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山峦,以静默而庄严的姿态,屹立在泗水之畔。这一山一水相依共生,骨肉相连,见证了无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动人篇章。当你踏上这片土地,站在泗水之畔,便能触摸到中华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到千年传承的力量。

尼山脚下的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与尼山夫子洞相距不过800米,阡陌相连,唇齿相依。这座浸润着儒家文化的古老村落,吸引着国内外文化专家学者的目光。

2008年,以“明德弘道,博学笃行”为院训的尼山圣源书院在北东野村西挂牌成立。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齐聚于此,在尼山的见证下,续燃优秀传统文化薪火。

2010年9月26日,举世闻名的首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圣源书院隆重举办,并发表了以人类和谐为主题的《尼山和谐宣言》。这不仅是对尼山文化地位的致敬,更是对北东野村传承文明的认可。

2013年年底,尼山脚下的北东野村试点开设“乡村儒学讲堂”,专家学者以传统美德教化村民,滋润乡村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如春风化雨,润泽着这片土地。

“泗水儒学讲堂现象”,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中焕发出巨大能量。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泗水县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公益事业,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精心打造特色旅游节事品牌。开展多种形式的高层次儒学研究交流活动,配合办好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向世界展示着“泗水样本”。

尼山脚下传薪火,泗水弦歌贯古今。尼山与泗水骨肉互融,孕育了璀璨绚丽的千年文化,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回响,谱写着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歌。镌刻在齐鲁大地的山川肌理中,流淌在华夏儿女的血脉深处,成为永不褪色的精神原乡。

尼山在哪里?不同的声音会有共同的回答,尼山,在每一个追寻人类文明智慧的人心间。■杨国庆 摄影

2025-07-06 柏祥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7292.html 1 尼山在哪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