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6月17日我市“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大家纷纷踊跃建言,建言中既有扎根现实的务实之策,也有展望未来的创新构想,字里行间充满对济宁发展的热切期盼。经过组织专家评选,第一批凝聚着智慧与温度的“金点子”新鲜出炉,现公布如下:
1.崔润博 发挥驻济高校作用,做好科技创新产业承接。抓住人工智能科技窗口,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整合发展现有高校资源,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和基础教育水平,做好科技创新产业承接,积极对接科技型企业落地。
2.赵相彬 优化城区建设规划,打造城市名片建筑群。要加强城市建设,合理规划道路和商业街区、居民区,规划一批有特色、有宣传力度的城市名片建筑群,增强夜晚城市灯光亮化,给游客营造一种济宁高大上的城市氛围感。
3.孔令鑫 加大对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政策支持力度。我市应在新能源、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行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这类行业工资高,对人才吸引力强,提供就业岗位多,对当地经济贡献更强,建议后续招商引资加强此类方向。
4.刘 腾 大力规划发展城市立体交通。交通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因素。济宁要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提高路网的通达性、可靠性、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5.康东升 打造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济宁样板。建议实施“双创”引擎工程,探索建设全球儒学数字创新港,构建运河智造产业带,培育文化智造、文旅融合新质生产力集群。完善人才引育、金融支持等体制机制。创新农文旅发展路径。
6.苗云辉 孔孟故里乡村振兴的产业文化生态融合之道。在产业融合上做文章,探索“文化赋能+产业创新+生态融合”的多维发展路径。依托优质农产品资源,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深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等资源,探索“农业+文旅”融合新场景,打造田园综合体、“耕读传家”主题民宿,开发农事体验、研学旅行、民俗文化节等项目,让游客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古韵。
7.岳 亮 充分运用调解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质效。深化“和为贵”品牌建设,强化沟通对接,建设智慧调解中枢,构建多元调解新格局,提升全市社会治理水平。
8.张修占 加快建设产教融合、培就一体的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残疾人教育的重心是职业技能教育。建议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实施产教融合、培就一体,确保残疾人学有所长,实现就业创业。
9.赵彦龙 解锁文旅新业态,释放文旅消费潜力。以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为主攻点,推动体商文旅融合,打造一批网红街区、文化街区,设计一批夜游、周末游、近郊游精品线路,推出亲子游、研学游、青年朋“游”等个性化文旅套餐。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联合携程、同程、小红书等第三方平台,打造文旅线路榜、潮玩榜、美食榜等精品榜单,实现一站式展示、智能化推介。
10.李欣媛 强化统筹,打造特色IP矩阵。建议增加县市区间公共交通线路,精心设计“二三日深度主题游”,加强与泰安、济南、徐州等城市以及携程、去哪儿等旅游平台的合作,推出“跨区域精品游”,提升过夜游客比例。集中资源邀请具有全国影响力博主宣传推广,争取《奔跑吧》《现在就出发》等知名综艺来济录制。同时,选拔有创新思路、熟悉互联网传播规律的文旅从业人员,建立新媒体运营“爆款创意快速响应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