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张焕栋 陈浩学)近日,汶上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成功运用“IVUS导航+冲击波球囊”创新组合技术,为一名冠状动脉严重钙化伴重度狭窄的七旬患者实施高难度心脏介入手术,标志着该院在复杂冠脉病变治疗领域实现了技术上的新跨越,为复杂冠脉病变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案。
72岁的刘奶奶近来反复胸闷,初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其冠状动脉存在严重钙化、重度狭窄,血管壁上沉积的钙质坚硬如岩石,形成了一道顽固的“壁垒”。这种病变传统上被视为介入治疗的“硬骨头”,常规球囊难以扩张,支架难以植入,强行操作风险极高。
手术中,医生首先将一根细如发丝的血管内超声(IVUS)导管送入刘奶奶的冠脉病变处。这根高科技“探头”如同深入血管的“地质勘探仪”,瞬间生成高清横断面图像,清晰揭示钙化病变的厚度、范围、360度环状分布以及血管的真实大小和形态,精准定位了“磐石”最坚硬、最需要处理的核心区域。这一步彻底告别了传统造影“雾里看花”的局限,为后续治疗提供了精准的“作战地图”。
在IVUS的精确引导下,该科张丙坤主任将特殊的“冲击波球囊”送达钙化最严重的靶点。球囊低压扩张后,其内部的发射器产生精准聚焦的声压力波(冲击波)。这种能量具有“隔山打牛”般的特性——高效穿透柔软的血管组织,却选择性地“敲碎”内部坚硬的钙化病灶。随着一阵阵几乎无感的微震动,IVUS屏幕上清晰显示,那圈束缚血管的致密“钙化环”被成功碎裂,血管的顺应性显著改善。
IVUS与冲击波球囊的完美配合,实现了对复杂钙化病变的“看得清、打得准、破得开”。障碍清除后,张丙坤顺利植入了合适的冠脉支架,血流恢复畅通。术后,刘奶奶的胸闷症状显著缓解,脸上重现了久违的笑容。
张丙坤表示,严重钙化病变是冠脉介入的难点。IVUS让我们洞悉钙化的本质,而冲击波球囊则提供了“破除”它的利器。这项组合技术代表了处理复杂冠脉钙化的先进方向,具有创伤更微创、安全性更高、即刻效果更优、远期通畅更有保障的显著优势,为像刘奶奶这样既往被视为“高危”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愈希望。
目前,该创新疗法适用于经IVUS或OCT证实存在严重内膜钙化,且传统球囊无法充分扩张或支架难以通过/展开的患者。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汶上县人民医院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技术实力,更为县域患者带来了“家门口”的高精尖医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