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李磊 张凤垒)近年来,汶上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紧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采用“向上争、本级投、多元筹”模式,加快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全力破解资金瓶颈,助推全县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统筹对接,争取政策“输血”。紧抓中央投资扩容增量的重大机遇期,系统梳理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财政、发改、交通等部门协同抓好项目包装推介,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倾斜,大安机场连接线累计争取专项债券4.9亿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紧抓县域充换电补短板试点机遇,强化运营数据管理应用,构建“数据—场景—服务”管理闭环,积极探索基础设施、绿色金融工具等融资渠道,打造“建成一批、运营一批、达效一批”的多元筹资新格局。
创新融资模式,激活市场“造血”。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围绕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加强与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接,依托国有企业抓好项目谋划包装,争取更多金融政策支持。充分运用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鲁南高铁连接线获批农发行贷款授信3.8亿元,泉河大道西延、东延、次义公路等PPP项目累计投入资金6.3亿元。
聚焦民生工程,财政精准“供血”。切实加强资金统筹,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更多资金和资源向交通领域倾斜,支持重点项目配套、土地征迁等卡脖子环节,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三年以来,累计投入8785万元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1000万元推进“户户通”道路硬化,1935万元保障国省道养护,县域路网环境持续升级。加大城际公交、城乡公交补贴保障,让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每年县财政下达预算资金近2000万元,按月足额拨付公交运营补贴资金,解决公交企业经营困境,全力支持公交企业稳定运营,每年春节期间免费乘坐公交财政补贴3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