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嘉祺
近年来,邹城市香城镇紧紧围绕上级耕地保护战略部署,坚决扛起耕地保护责任,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严守耕地红线、遏制违法用地、提高土地质量,全面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助力乡村振兴。
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该镇积极构建“三级联动,一网统管”责任体系,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耕地保护领导小组,强化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明确责任分工和推进机制,确保工作不断档、责任不缺位。用好“1+100”田长制巡查制度,常态化落实网格化监管,压实各村责任。全面推行村级耕地保护信息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持“技防+人防”双管齐下,配备无人机开展高频次航拍巡查,对疑似问题图斑100%核查整改。同时,整合多部门力量,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推进土地集约增效
该镇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土地纠纷调解办公室,整合多部门人员,全面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化解矛盾隐患。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抓手,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全镇41个村流转土地7万余亩,占总耕地面积50%以上,精准破解土地碎片化难题。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耕地保护先导工程,整合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法律顾问、农技专家共12人,开展“田间课堂”宣讲会60余场。组织村干部、网格员参观苗马村、北齐村耕地保护宣传示范街、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2次,营造了“全民护田”的浓厚氛围。
夯实科技丰产根基
该镇依托苗马科研育种实验基地,联合济南大学、齐鲁师范学院、淄博禾丰种业,打造小麦育种万亩实践基地,发挥穗丰源、圣鸿种业等本土育种企业优势,稳步推进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创建,全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深入实施高效特色设施农业项目,先后建设高标准农田4000余亩,累计建成面积超6万亩,实现了“农田变良田”的质效跃升。同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对老旧沟渠、河道等重点灌溉水域进行清淤整治,累计疏通灌溉渠道35公里,维修泵站3座,有效保障了全镇3.6万亩农田的及时、高效灌溉。积极推广无人机精量播种施肥、智能喷灌设施等智慧农业技术,播种、施肥效率和精准度大幅提升。全面推行水肥一体化绿色新技术,创新采用“4行玉米+6行花生”的间作套种技术模式,利用玉米为花生幼苗期挡风防倒伏,花生收获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培肥地力,土地利用率提高20%,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耕地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