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坤
通讯员 孔令帅
在永生重工有限公司的锻造车间里,高速高精度热模锻生产线轰鸣运转,一件件链轨节有序产出,碰撞声铿锵有力,奏响着钢与铁的“交响乐”,一派热火朝天、全力冲刺的繁忙景象。
永生重工有限公司位于济宁高新区,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永生重工生产的履带式起重机底盘件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行业第一,超过60%,与美国卡特彼勒、日本小松、韩国现代斗山以及三一、柳工等国内外工程机械巨头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是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型现代化企业。
税惠赋能,点燃创新引擎
“近年来,济宁高新区税务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不折不扣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永生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生深有感触。他表示,国家持续释放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和运营压力,让企业有更多资金和底气投入到核心技术攻关中。在税惠政策的持续助力下,永生重工实现了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的目标,坚定了将“永”字品牌打造成世界一流品牌的决心。
精准滴灌,破解“卡脖子”难题
永生重工的技术创新之路,正是税惠政策精准滴灌、助力企业攀登科技高峰的生动体现。“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而国家政策的支持,特别是税收优惠的‘真金白银’,为我们解除了后顾之忧。”永生重工技术总监赵先生介绍道。公司斥巨资引进了千余台国际一流的先进生产设备及高端装备生产技术,并大力进行技术吸收再创新。其中,引进并成功应用的多工位步进式高精度热模锻生产线,其技术消化和再创新过程得到税收政策的有效支持。该生产线成功突破了高端装备领域关键核心“卡脖子”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高速热模锻压力机专机定制的技术空白。得益于税收优惠释放的资金活水,永生重工已成功创建内外双循环的产业链条,成为配套产业链“链主”。如今,公司已建成多个高水平研发平台,取得国家专利40余项,承担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创新实力显著增强。
营商沃土,激发民企活力
民营经济是地方发展的硬核力量,撑起了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济宁高新区税务局始终致力于通过精准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提升办税缴费便利度、优化纳税服务质效等措施,为民营企业敢闯、敢干、敢突破创造更优条件,有效激活了民营经济这“一池春水”。在税惠政策持续加力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双重驱动下,永生重工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孙永生表示:“我们将乘着政策东风,全力打造中国最大的高端底盘行走系统生产基地、中国高端装备生产基地和全球引领示范基础产业基地。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支撑,助力高新区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全市乃至全国高端装备产业强势崛起,为济宁市‘一个万亿,五个倍增’计划贡献永生动力!”
税惠政策精准落地的“加速度”,正转化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加速度”。在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中,以永生重工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不断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