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4日
第08版:

济宁太白湖新区

绘就水清岸绿新画卷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张盈盈)近年来,济宁太白湖新区以河湖生态修复为突破口,累计实施河道治理工程6项,建成人工湿地4处、生态步道15公里,推动全域水质从治污向提质跃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创新构建“三级包保+科技赋能”治理体系,成立联合指挥部,多个作业区同步推进,依托“无人机巡查+水质在线监测”平台,2025年以来动态排查管网问题30余处,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推行“民间河长+企业河长”双轨制,护水队常态化清理河道垃圾。

科技创新融入河湖治理,打造北方水生态修复样板。老运河人工湿地种植荷花、芦苇等植物500余万株,日净化中水7.5万吨,成为南水北调东线水质保障屏障。洸府河创新“螺蚌鱼草立体修复技术”,构建“微生物—水生植物—鱼类”协同净化链,日处理污水8万吨,出水达地表Ⅲ类标准。石桥镇新店村将污水处理站尾水导入村塘,通过“潜流湿地+稳定塘”系统净化,净化水用于农田灌溉,年节水超3万吨。2024年洸府河生态湿地通过“水下森林”修复,生物多样性提升40%。

生态修复与民生福祉深度融合。泗河治理段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保障两岸群众安全;老运河许庄街道“湖畔云庐段”建成全市首个生态步道示范工程,串联太白湖景区湿地公园、文化中心;大运河国家步道(常兴路—石佛闸段)完成施工,形成“步道+研学+文旅”融合经济带;采煤塌陷地修复建设“嬉象谷”生态乐园,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带动周边300余人就业,村民人均年增收2.8万元。

太白湖新区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从单一修复到系统治理,正探索一条北方河湖治理新路径。

2025-07-24 济宁太白湖新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8770.html 1 绘就水清岸绿新画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