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8日
第01版:

兖州区: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斐

通讯员 张树锋

营商环境千万条,企业感受第一条。今年以来,兖州区以系统性思维推进全流程改革,以数字化赋能驱动服务创新,全面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集成化实践,聚力破解企业全周期发展难题,多措并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迭代升级,让兖州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

为着力打造惠企纾困最优生态圈,兖州区聚焦企业需求精准施策,构建“政策直达、诉求直通、要素直保”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创新打造“政策直通车”服务体系,集成发改、工信、供水、金融、商务、科技等部门,通过数字门牌系统“码上查”模块实现“一码查询、智能匹配”,在区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惠企政策专窗,分12个领域梳理惠企政策100余项,印制惠企政策汇编、惠企政策码上展示折页、济宁市惠企通平台宣传易拉宝,打造线上线下“政策超市”,累计服务企业超千家。

聚焦造纸、煤电、盐化工等产业链发展,兖州区开展“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8场,收集企业资金短缺、用工困难、要素制约等难题16件,办结5件。兖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进一步升级了“码上服务”机制,将数字门牌系统“码上办”模块与“兖速办”平台成功融合,实现了企业诉求的快速转办。今年以来,全区共办理要素保障、融资信贷、政务服务、欠款支付等方面的涉企诉求219件。创新设立“用地服务专员”制度,统筹推进规划调整、成片开发方案编制等全流程服务,累计保障重点项目用地1500亩。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等系列活动,线上线下举办招聘活动46场次,其中现场招聘35场次,参与企业523家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290个,有效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我们坚持企业需求就是努力的方向,强化数据驱动、协同支撑,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与业务重构,重塑政务服务新模式,让企业体会改革创新带来的便捷高效服务。”兖州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陈宏伟表示。兖州区聚焦企业准入、建设、用工、运营、退出等系列集群场景,打造企业信息变更、开办运输企业、开办餐饮店、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等13个“一件事”集成服务包,累计办理业务1100余件次,推动涉企服务精准化、个性化、增值化。

同时,进一步深化“政务服务+异地商会”协作模式,兖州区与283个县市区建立通办合作关系,创新“云核验+双向寄递”服务机制,梳理384项跨域通办事项清单,设立了“跨省通办”服务专窗,为在外兖商提供免费帮办服务,实现230项事项跨省全程网办、154项事项全省全程网办。兖州区依托“无证明城市”服务平台和“电子证照通”功能,推动296类电子证照实时调用,243类高频证照在“爱山东”App平台实现“掌上亮证”,100项高频事项在政务服务场景中全面应用电子证明,企业办事“减材料、减跑动”成效显著。

在颜店新城设立企业服务中心,集成审批服务、自然资源、社会保险、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等6大领域61项服务。组建专家团队和帮办代办队伍,为园区企业提供精准指导和服务,累计为企业解决问题诉求24件。组建“兖周到”项目管家,累计为47个省市重点项目提供精准服务,化解各类项目审批堵点难点16个。针对项目不同特点,兖州区采取“预建厂房”“分期施工”“联合验收”“多水合一”“水电气暖信联合报装”等方式,构建“云指导+云踏勘+云评审+一网申报”的“三朵云一张网”审批服务新模式,累计办理相关审批业务270件次,全力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跑出了项目开工“加速度”。

此外,兖州区创新推行“产业+套餐”式审批,整合26个环节,采取专区式办理、套餐式服务、集成式审批,“多对一”帮办代办,实现项目审批“多证合一”,审批时限提速65%。设立工程建设综合服务窗口,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模式,为42家企业58个项目提供“套餐式”服务,发放标准化服务手册1100余册,实现从立项到竣工的全周期服务覆盖。

2025-07-2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003.html 1 兖州区: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