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9日
第04版:

阜桥街道

信用赋能老旧小区蝶变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乔光宇)面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诉求多元等新挑战,任城区阜桥街道新刘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信用为纽带,推出“信用+基础设施认领”项目。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广泛发动党员力量,党员率先垂范,主动认领小区路灯、井盖等设施,用行动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依托《济宁市任城区城市社区信用管理办法》,社区将认领人的维护情况与信用等级挂钩,通过任城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传信用积分,助力提升信用等级,让认领人享受实物兑换、免费服务等实实在在的信用优惠。

为破解设施维护“责任不清、资金不足”的困局,社区成立了由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组成的基础设施认领监督小组,对认领过程中的资金流向进行全流程监管,每一笔支出都在社区公示栏实时更新。“上个月更换路灯线路的费用明细在公告栏写得清清楚楚,我们信得过!”居民李大姐的话道出了大家对机制透明性的认可。

“这盏灯,是我看着亮起来的!”新刘庄社区36号楼的李阿姨指着楼下的路灯,眼里满是自豪。从扎根社区起,她就成了小区的“义务护灯员”,发现灯泡损坏总能第一时间联系维修,有时还亲自搭梯子更换。像李阿姨这样的认领人,社区里还有很多:退役军人公益岗的小伙子们认领了多处路灯和井盖,坚持每周动态巡查;辖区商户代表孟先生主动认领了小区主干道2盏路灯,每天巡视检查,还积极承担维修费用……

为让每份付出都被看见,社区精心设计了激励机制:由社区书记为认领人授牌,“党员先锋”“军人之光”“诚信之光”等特色认领牌上,写着认领人的姓名、设施编号、认领时间和寄语,每一块都像专属荣誉勋章。社区还开辟了认领宣传栏,日常更新认领信息和设施维护情况。如今,宣传栏前常围满居民,这既是对认领人责任担当的公开认可,更成为社区里流动的信用名片。

截至目前,新刘庄社区通过“信用+基础设施认领”项目,解决了路灯、路面、井盖等12类设施的维护难题,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显著增强,良好的诚信清气在邻里间悄然传递,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美好愿景在更多角落落地生根,以信用为笔绘就基层社会治理的崭新画卷。

2025-07-29 阜桥街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046.html 1 信用赋能老旧小区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