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姝
承压前行,政策成效持续显现。今年上半年,面对内外压力,我市强化政策供给和引导,集成发力、撬动作用明显。随着政策“暖风”持续吹拂,其“乘数效应”日益显现。一项项政策的“施工图”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画”。
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成效初显,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规模、速度和结构变化的核心指标,直接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活跃度和工业经济的整体冷暖。围绕加力推进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今年年初,市级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工业经济首季开门红、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等系列激励政策,研究出台五个倍增行动方案,重点从鼓励企业增产增效、企业主体培育、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支持,持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一批重点项目开始由建设期转入产能释放期。作为宁德时代在北方产能规划最大的生产基地,山东时代电池生产基地发展迅速。该基地采用“灯塔+零碳工厂”标准建造,配备全球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6月23日,满载最新储能电池的货车陆续驶出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物流门岗。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在北方产能规划最大的超级工厂首批产品正式出货,这不仅是山东时代投产后的“出海首秀”,更有望成为今年山东省单笔出口金额最大的新能源电池订单。
今年以来,我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对规上工业的拉动作用提高至84.3%,“压舱石”依旧可靠可期。15条标志性产业链中9个产业链增加值增速高于10%,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增加值增速最快,分别增长24.4%、24%。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础桩”。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更好地激活了消费的“主引擎”作用,增强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发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绿色消费等新业态表现亮眼,无不印证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数据显示,以旧换新商品保持较高增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节能家电同比分别增长34.9%、46.7%、53.9%,分别高于限上商品零售额增速22.2个、34个、41.2个百分点。我市创新推出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日用品类同比增长28.2%。
今年以来,“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去年9月济宁市启动该活动后,集团旗下的九龙家电积极响应,通过深入研读政策、建立高效服务通道及员工培训等措施,确保顾客享受优质服务。”九龙家电营运总监赵忠冉介绍,2025年,国家继续扩大补贴范围,不仅涵盖原有8类家电,还新增电饭煲、微波炉、洗碗机和净水机等,并将手机、平板及智能穿戴产品也纳入补贴范畴。
港航经济表现亮眼,内河港航加力提速。今年以来,济宁港航以国家战略为引领、以省级规划为支撑,在京杭运河黄金水道上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济宁港总体规划》修编进展顺利,《关于加快推动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韩庄码头1#—4#泊位工程交工验收,湖西航道上级湖段、湖西白马河航道、微山三线船闸等工程加快推进。济宁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下水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23艘、交付12艘。上半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9万标箱、同比增长20.1%,稳居全省内河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