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第03版:

立国集团的儒商创新密码——

从废料“仁心”到芯片“智芯”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兆锋

开栏的话

当前,经济格局深刻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此背景下,我市一批优秀企业家从深厚的儒家思想沃土中汲取智慧,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实现了稳健而充满活力的发展。本报联合济宁市儒商研究会,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沉浸式调研,自今日起,推出“厚道儒商”系列报道,解码这些标杆企业的创新发展“密码”,为济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儒商范本。

从处理城市固废的环保砖作坊,到年产能达225亿颗芯片的科技集团;从解决近万户居民住房问题,到投资1.3亿元捐建霍家街小学立国校区——济宁市立国集团,用27年时间,实现了涵盖地产、电子等领域的多元化发展,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书写了从“一块砖”到“一颗芯片”跃迁的传奇故事。

当下,不少地产企业陷入困境,而立国集团为何“风景独好”?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儒家理念融入社会担当,正是立国集团实现儒商创新的密码。

环保砖: 变废为宝的“仁心经济学”

汶上县古称中都,是孔子初仕之地,“节用而爱人”是其重要思想。作为土生土长的汶上人,立国集团创始人王成国自创业之初,便将“节用而爱人”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底色。

烧1吨煤能产出0.2至0.3吨粉煤灰。20世纪90年代的济宁,40余家电厂每年燃烧煤炭产生大量粉煤灰,堆积的废料正不断侵蚀家乡土地。1998年,王成国创立汶上县立国建工建材有限公司,押上全部身家开启“废料革命”。95%的废料利用率让每块砖都成为“变废为宝”的载体,掺入煤矸石、废建材等废料生产的环保砖,不仅比传统黏土砖节约土地,还成本更低、质量更优,其免烧工艺更实现了超前的减碳实践。获评“省级节能产品”认证后,企业形象显著提升,市场拓展成本降低,更助力其快速进入并覆盖10个乡镇市场。三年间,企业年产值突破1300万元,较再生建材行业平均增长率高出18个百分点。在环保砖领域站稳脚跟后,当同行纷纷涌入这一赛道时,王成国已悄然转向新的领域。

破解难题: 现代版“见利思义”工程

王成国接手的一个项目因搁置时间长,原有设计已无法满足当下需求。为此,团队聘请国际知名的山水比德景观设计院,投资数亿元对原规划中的园林景观及外观造型进行提档升级,最终交付业主使用,化解了业主的心结。

据王成国介绍,立国集团追加投资2.3亿元改造,外墙升级为真石漆、加装智能社区系统等举措虽使成本增加30%,却让商品房全部清盘,变为精品社区,立国集团在建筑业的信誉度大幅提升,接连拿下3个旧改项目。

芯片突围: 14纳米里的“格物致知”

“一没人才,二没技术,你是做地产的,怎么可能造芯片?” 面对不解与质疑,王成国坚定如一:“君子谋道不谋食”——产业报国岂囿于出身?他以行动作答,生动诠释了儒家“力行近乎仁”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人工智能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而被誉为“数字时代的石油”的芯片正是支撑其发展的基石。从地产到芯片,深具儒家智慧的王成国敏锐洞察到其中的战略机遇。

2016年,他赴深圳招商时,向合作方赠送《大学》竹简,其上“格物致知”的千年箴言,写在团队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战旗”上。通过增资控股,旗下山东立国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合并深圳立元微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布局科技转型。

他投入巨资招揽高科技人才,以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激励团队,最终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成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高精度、低功耗芯片。该系列芯片可驱动智能家电实现5G联网远程控制与网线供电,并应用了新一代高效节能材料氮化镓,制程精度达14纳米。目前,其氮化镓芯片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跻身前三。

2023年,立国芯微电子年产能就已达225亿颗,完成了从芯片设计、封装、检测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产品线已覆盖智能音箱、智能手表、TWS智能耳机及智能监控设备等电子电器。截至目前,立国芯微电子拥有高级研发人员16名、2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项。

从汶上县的建筑公司到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的芯片企业,立国集团的每一次跨界都在印证儒家商业定律:“仁心”与“智芯”终将合二为一,在财务报表上形成共振。“立企报国,兴业为民,成就员工,回报社会”的企业文化,烙印着新时代儒商的特质。

2025-08-01 立国集团的儒商创新密码——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251.html 1 从废料“仁心”到芯片“智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