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第03版:

微山县人民医院

“三送”锦旗背后的生命接力

■通讯员 焦裕如

“张主任,您救的不只是我,是我们全家啊!”在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急诊科,一位46岁的女士紧紧握住科主任张令帅的手,泣不成声。她执意送来的锦旗,背后是一场从普通“感冒”到多脏器衰竭、命悬一线的生死劫难,更是一场由新院区多学科团队与医联体协作上演的生命接力。这面她“三送”才成功的锦旗,承载着沉甸甸的感激,也映照着新院区不断提升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小感冒”暗藏杀机

急诊专家果断处理

时间回溯到不久前。46岁的张女士因“感冒”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两天后,症状未见好转,反而感觉全身不适加重,遂来到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就诊。急诊科主任张令帅接诊后,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判断这绝非简单的感冒。患者看似普通的症状下,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病情挺重!”张令帅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为张女士安排了CT扫描。检查结果令人心惊:多个重要脏器亮起红灯!张令帅当即要求张女士住院治疗。

牵挂病情

多学科协作火速集结

然而,张女士却因家中孩子需要照顾,流露出不想住院的念头。“病情非常严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刻住院!”张令帅的语气坚决而恳切,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了病情的凶险性。最终,患者及家属同意住院。

此时,门诊早已下班。但张令帅没有回家,而是立即赶往病房。急查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肾功指标异常,心功能也出现问题——时间就是生命,一场在新院区高效运行的多学科会诊(MDT)迅速启动。

在张令帅的紧急召集下,心内科、呼吸内科、肾内科、重症监护室的专家们火速汇聚病房。新院区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学科布局,为快速的团队协作提供了坚实保障。专家们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结论揪心而明确: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这是极其凶险的急危重症,病死率高,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诊断的迅速明确,是新院区多学科协作模式高效运转的成果。

医联体托底

生命通道无缝衔接

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张令帅和新院区的专家团队深知,必须为患者争取最高效、最优质的救治资源。“立即启动医联体转诊!”张令帅当机立断,迅速联系了微山县人民医院的上级医联体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详细汇报了患者病情。

济医附院的专家在接到会诊请求后,迅速评估并确认了转诊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一条由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急诊科发起,依托紧密医联体构建的“生命绿色通道”瞬间打通,张女士以最快的速度安全转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

转危为安

感激之情化作“三送”锦旗

在济医附院专家团队的全力救治下,经过惊心动魄的两周,张女士终于闯过了鬼门关,病情逐渐稳定并最终康复出院。重获新生的她,对在生死关头作出精准判断、果断处置、并打通生命通道的张令帅和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医疗团队充满了感激。

出院后,张女士多次联系张令帅,执意要送上锦旗表达救命之恩,均被张令帅婉言谢绝,“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看到你康复就是最好的‘锦旗’。”然而,这份沉甸甸的感激之情在张女士心中始终萦绕不去。终于,她带着精心制作的锦旗,“突袭”了医院。当在新院区急诊科再次见到张令帅的那一刻,这位46岁的中年母亲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如雨下,“张主任,谢谢您!您不但是救了我一条命,您是救了我们全家啊!”

一面情意厚重的锦旗,一个家庭的圆满,一场生命的奇迹。这背后,是张令帅“生命至上”的敏锐判断与责任担当;是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强大的多学科协作(MDT)能力,为复杂危重病例提供了精准高效的诊断;是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关键作用,为危重患者搭建了快速上转的生命桥梁;更是新院区整体急危重症救治水平提升的生动体现。微山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将继续锤炼内功,深化协作,依托强大的团队力量和医联体优势,为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家庭远离阴霾,拥抱阳光。

2025-08-14 微山县人民医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967.html 1 “三送”锦旗背后的生命接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