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第04版:

集体发力谱新篇 乡村振兴满目春

■通讯员 王孟龙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村民老赵站在平整的田地边感慨道,“这变化来得实在,大伙儿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近年来,梁山县馆驿镇从破解洼地改造难题到推动医疗服务下沉,无不体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政府部门统筹协调,帮扶单位积极参与,专业机构提供支撑,人民群众主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多方合力治洼地

“这地啊,雨大了涝,一年到头忙活下来,收成少了不少。”曾经,馆驿镇红庙村的那片坑洼地让村民们十分头疼,那块洼地,下场雨能积半尺深的水。

面对村民们的呼声,馆驿镇政府、“第一书记”、各帮扶单位迅速行动起来,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合力。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治理方案。“群众有需求,我们就要有行动。”这成为各方的共同心声。

镇上工作人员深入实地勘察时,有经验的村民主动当起了“技术顾问”。“专家,您看这里,一下雨就积水……”村民们详细介绍着每块地的“脾气”,为科学制定治理方案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施工过程中,各方通力协作,政策支持及时到位,技术指导精准有效,村民积极配合施工。推土机轰鸣声在田间响起时,村民们脸上写满了期待。

“大家齐心协力,总算把这块心病给治好了!”如今的红庙村,田平了,粮满了,老人们的笑声更多了。

◆健康服务到农家

“第一书记”在走访的时候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年纪大了,去县城看病不方便,小毛病就忍着。”“是啊,腿脚不利索,坐车也颠簸。”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引起了他的关注。他联系村委会、县中医院、帮扶单位等多方开始协调联动,共同探讨医疗服务下沉的可行方案。

“让医生进村义诊,为村民就近看病提供便利!”这个想法得到了各方积极响应。医院安排医护人员,相关部门提供组织保障,村委会做好现场协调,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义诊当天,村委会院子里格外热闹。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村干部、志愿者齐上阵,有的负责现场布置,有的维持秩序,有的协助登记,现场井然有序,温馨和谐。

“张奶奶,您慢点,医生在这边。”“王爷爷,您的血压有点高,要注意饮食。”大家忙前忙后,就像一家人一样。“以前总觉得胸闷,今天医生说是老慢支,还给开了方子。”78岁的王爷爷攥着药方,满脸笑容,“这么多人为我们老百姓着想,心里真暖和!”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最可靠。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红庙村的实践证明:只要各方携手、群策群力,就能汇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让乡村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5-08-1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977.html 1 集体发力谱新篇 乡村振兴满目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