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全媒体记者 杜文闻)8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济宁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活动相关情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按照“启动—扩散—深化—升华”工作流程,在全市各地集中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通过主题化、多层级联动,着力打造群众性、社会性全国科普月活动链条。
第一周是全市联动·科学启航周(9月1日至7日),主题为“科学启航·同频展翼”,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突出优势,集中举办科普月主场活动,示范带动本地区本系统重视科普、参与科普。活动包括济宁市主场活动、各地主场活动、“云上科普月”济宁专区,通过多渠道营造氛围,全面宣传。
第二周是部门协同·科普联动周(9月8日至14日),主题为“科普+跨界同行”,联合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围绕相关领域、特定主题,组织开展品牌性、主题性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增进公众对行业科技的理解和认识,涵盖科学教育与技能提升联合行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科普联合行动、农业科技科普联合行动、卫生健康科普专项行动、应急科普联合行动以及“科普之光”专题展播行动。
第三周是学会领航·科普创享周(9月15日至21日),主题为“科学有约·学会行动”,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群团特色和科普月平台聚合作用,集中开展专家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科技工作者、科技志愿服务队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举办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展现多元主体履行科普责任的生动实践,设置了科普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和科学文化进基层等活动。
第四周是阵地赋能·科普惠民周(9月22日至30日),主题为“科学零距离·阵地在行动”,组织全国科普示范县、各级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专家工作室、科普社区(村)科普场馆等阵地,挖掘自身特色展品和科普资源,围绕前沿科技、生活科学等策划主题展览、讲座、研学、实验室参观,为公众提供多形式、互动性的科普体验,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公众与科技零距离“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