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胡盼盼)近年来,邹城市坚持党建领航,深度挖掘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经验优势与潜能,从理论武装、搭建平台、作用发挥等多个维度精准发力,推动“党建红”与“夕阳红”深度融合,全方位激发离退休干部银发动能,在新时代基层治理与社会发展中持续贡献银发力量。
强化理论武装,打造“有深度”的“银发课堂”。梳理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务网络,构建“1+6+N”老干部志愿服务体系,先后16次组织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党史展馆、红色展馆、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实地学习,激发“银发映初心 服务暖人心”的责任与担当。开设“银发志愿队 服务显担当”特色课堂7期,聚焦《志愿服务核心概念与政策解读》《老干部优势与志愿服务岗位匹配指南》等,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价值。在干部荣退仪式、新退休干部适应期培训班及老年大学“开学第一课”等重要场合,精心策划理论学习课程,内容涵盖党的最新理论、基层治理发展成果等,帮助老同志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对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夯实活动阵地,构筑“有归属”的“银发家园”。坚持共建共享理念,整合140多个市级、镇街、社区活动阵地资源,以离退休干部党建联盟共享基地为中心,构建“1+4+N”离退休干部党建活动阵地共建联享格局,成功打造离退休干部“六好支部”26个,加强离退休干部服务基层治理质效,增强离退休干部党员归属感。整合镇街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资源,打造集图书馆、活动室、培训厅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乐养为”阵地41个。在社区设立“银龄议事厅”“社区管理献策站”“和事佬驿站”等志愿服务阵地,组织老干部开展专题调研,先后提出合理化建议180余条,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30余件。
助力基层治理,激活“有作为”的“银发力量”。支持离退休干部党员竞选居委会成员、网格长、楼长,通过“传帮带”提升基层治理队伍能力,截至目前,已有90余名离退休干部投身社区治理服务管理岗位。建立“市级统筹指导、镇街组织实施、社区落地见效”三级联动机制,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建立“管得宽”“心理茶室”“圆梦微公益”等社区服务志愿团队15个,每月发布志愿服务主题,让老干部志愿者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定期开展“周末爱敲门”“上门医疗”等活动,为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代购代办、健康监测、心理慰藉等服务,累计服务3000余人次。推出“四点半课堂”“青少年防溺水宣讲”“红色宣讲”等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用“银发温暖”传递社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