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泗水讯(通讯员 陈良 柏杨)泗水县华村镇立足镇域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治理新路径,通过构建“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体系,一步步勾勒出人心齐、乡村美、治理优的乡村善治新画卷。
筑牢自治根基。华村镇将全镇划分为16个村级网格,891名党员全员“入网定格”,各村党组织书记化身网格长,牵头负责村级事务一事一议。镇党委定期听取网格议事情况汇报,集中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成立村级议事协商委员会,定期召集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等人员,围坐在一起议事解难题。截至目前,通过议事机制,华村镇已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琐事、为老为小等难题200余件,30余名网格员、50余名村班子骨干全程参与,实实在在成为村民身边的贴心人。
夯实法治底座。为让法治精神融入乡村治理,华村镇激活巾帼力量,设立“荷花调解室”,从镇村女性党员干部中选派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同志担任调解员,她们走村入户,把调解现场搬到村民家中、田间地头。华村镇依托各村学法讲堂,每月邀请司法所工作人员、法院法官前来授课,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如今,华村镇已培养出一支50余人的村级宣讲队伍,村民遇到法律问题,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明白人”。
凝聚德治合力。华村镇坚持把德治作为乡风文明的“催化剂”,以全镇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组建“党员+志愿者”百姓宣讲队,党员带头讲政策、志愿者贴心讲故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政策等大道理,变成村民听得懂的家常话。持续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让村民学有榜样、做有标杆,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氛围越来越浓。
华村镇把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孝老爱亲等村级事务量化成积分,村民参与就能攒积分,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还能作为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如今,村民主动参与村内事务的多了,推诿扯皮的少了,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治理合力。
“华村镇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优化议事机制,通过线上议事群、外出务工村民‘云参与’,扩大参与范围、提升解难题水平。丰富文明宣讲形式,将惠农政策、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送戏下乡、电影下乡等活动,推动‘三治’融合体系走深走实。”华村镇党委副书记田业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