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3日
第03版:

归乡游子的庖汤粉

舒维秀

邻寨的朋友陈从西安回乡,人还在高铁上,电话就嚷嚷了,“要去吃一碗盘子粉,家乡当年猪肉炒辣子作哨子的那种,味道忘不了。”我故意卖起了关子,“那种粉少了,还有更好吃的粉等你哩。”接站的车上,我神秘地说:“今天带你去吃碗庖汤粉。”陈一头雾水,“庖汤?这五黄六月的,又不是过年杀年猪,哪有庖汤哦。庖汤还可作粉?”

过去的年月,家乡人饲养的是本地省优猪种凉伞花猪,这猪身上间杂有团块与条状黑毛。用自种的红薯、玉米、萝卜、洋芋、芥菜、红薯、南瓜藤喂养,放大灶锅柴火烧煮成猪潲,快出笼时每天还加入一两斤白米催肥。

这种用熟猪潲喂养的猪,肉质色泽油亮,软嫩可口。除了杀来卖肉的肥猪,家家户户都至少还喂一头大年猪。腊月二十以后,寨里进入杀年猪吃庖汤时间,猪叫声此起彼伏。

猪杀后修好,割下颈上肉,大块薄切,和猪小肠一起放炒菜锅里炒,炒出油过后,放入猪血拌炒一阵,加入白水,压上锅盖煮开,酌入葱姜蒜等佐料,一锅喷香的庖汤出炉了。

如还要增加道地的农家乡味,那就再得做一个元西辣子碗,把干辣子放在火炉膛的热火炭灰里烤至五六分糊,取出轻拍轻吹糊辣子上的火灰,放砧板上切细。元西、生姜、大蒜切细装入菜碗中,酌上盐,用庖汤锅中滚开的汤,浇淋元西辣子,筷子拌匀,即可食用。

夹一筷肉,肉面放辣子碗中沾下辣味,翻转筷子,另一面再沾下辣味,送入口,香辣味何等了得。那几天,家家喊吃庖汤,今天去你家,明天来我家,火铺上坐满了人。摆上碗筷,筛满米酒,先祝贺主家明年喂猪大得快,敬女主人一杯,感谢她的辛劳操持。大家边聊边吃,几块肉一口酒,吃到中途,又放些猪血和白菜下锅。庖汤肉可以吃到胃饱,也不觉得嘴巴油腻,还吃出了一丝甜味,日子真叫活色生香。

小城中,月塘小区街边,“侗家庖汤粉馆”招牌显眼。店内四排摆放着九张食桌,可容二十来人吃粉。墙上写着介绍庖汤粉的文字,一伙人在惬意地享受这美味的早餐。

拉开粉店玻璃门,我熟练地来到冷藏柜前,双手从柜右边桌上取下一小盘状钢浅碗和一个大号镊子。柜子里的一排排小塑料盒,装着切好的猪瘦肉、小肠、皮子、酥肉、响皮、肺片、猪肝、猪心油渣、脆骨、生鱼片、牛肉丸子、鹌鹑蛋等荤菜,还有香菇、干黄花菜、针尖菇、黑木耳、冻菌、腐竹、炸豆腐等素菜,共有二十余种。

我随手夹起响皮、猪肺、鹌鹑蛋、黄花菜、炸豆腐等六七种食材,递给服务员称重。不论几种食材搭配,都是三元钱一两,我一般都是十五元上下。服务员报价后,问“吃什么粉什么味”,我说“还是细粉,酸汤味”。

陈拿起钢碗镊子,不晓得夹哪些为好。服务员微笑着说:“这些食材是炒哨子用的,一般人夹个六七种,荤素搭配,就够了。”陈夹起猪肝、小肠、鱼片、香菇等七八种食材,递给服务员说:“吃盘子粉,酸辣味。”

掌勺师傅开旺燃气,清油熬熟,酌些大蒜籽、糟辣子下去,翻炒几铲,再把各人挑夹的食材倒进锅,一阵翻炒,估摸六七分熟,揭开灶边的大不锈钢桶,舀出两三瓢猪骨汤,放进锅内。煮开后,再放入细粉、盘子粉,前后不过七八分钟,两大钵白灼的细粉、盘子粉的庖汤粉出锅了,还添加了猪血、生菜。

店子边角的桌上,摆有几个不锈钢小圆桶,装着油淋干辣子、糟辣子、凉拌海带丝、酸辣芥菜丝、凉拌折耳根、擂青椒皮等佐料,食客们拈几样装入小碗碟,边吃粉边吃佐料。有图简单者,拈几样佐料直接倒入大钵碗中,一碗升级于庖汤的庖汤粉终于做成。这简直就是个庖汤小火锅,只等你下筷动口品尝。

我问陈“味道怎么样”,他忙不迭咽下一口,急着说:“爽脆,鲜嫩,口感好极了。”

归来的游子吃了这碗庖汤粉,浓浓乡愁上心头,外来的客人吃了这碗庖汤粉,恋上小城不想走。

①庖汤粉 ■曹秀莲 摄影

②龙溪古镇一瞥 ■舒维秀 摄影

2025-09-13 舒维秀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867.html 1 归乡游子的庖汤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