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3日
第04版:

鱼台县

创新档案“三字”管理模式 存好用好“稻改”档案资源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王慧)近年来,鱼台县紧紧围绕新时代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任务,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聚焦“居弱图强、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稻改精神”传承,创新稻改档案“聚”“管”“用”三字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稻改”档案价值和作用,存好用好鱼台稻改档案资源,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档案智慧和档案力量。

以“聚”为基,强化稻改档案体系建设。成立由档案馆馆长任组长的稻改档案采集整理领导小组,加大档案接收力度,确保稻改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进一步丰富和优化馆藏。目前,县档案馆收集稻改档案160余件,照片200余张,音频视频30个,书画作品100余幅。构建多元化馆藏资源体系,制订稻改征集计划,加大征集力度,通过上门征集、公告征集等方式,面向全县广泛征集稻改档案、特色档案,勘察、挖掘、标识排灌站等稻改遗迹,收集整理稻改图片、故事、文献等档案资料。实地走访稻改亲历者90余名,征集稻改故事110余篇。严守档案工作规定,规范工作流程,对稻改档案严格按照分类准确、编排有序、层次清楚、加工合理、目录清楚、装订整齐的标准整理和归档,严格审查档案内容,将需要保存的文件材料,科学合理地分类,剔除重份、无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确保稻改档案规范、完整、安全。

以“管”为要,留存稻改文化恒久印记。严格档案管理要求,细化稻改档案归档清单,逐项注解、逐条列目,制作封面统一的档案盒,做到稻改档案专柜存放、专盒归档、专人管理,材料完备、登记齐全,统一赋码编号,形成了稻改档案独立分类、独立归档、独立保管的档案管理新模式。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工作要求,持续开展馆藏纸质稻改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馆藏稻改档案已全部数字化,提升了档案查全率和查准率,以数字化成果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档案查询服务,切实增强服务对象满意度和获得感。以服务广大群众为出发点,融入“愉悦查”档案服务活动,打造如家服务大厅,简化查档手续,采用电子档案查阅系统,实现全库一键搜索,缩短查档等待时间,为查档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查档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等待”。

以“用”为本,促进稻改精神弘扬传承。以打造教化育人阵地为重点,充分利用馆藏稻改老照片、文件等稻改档案资源高标准建设稻改馆、稻改公园等,通过立面展示、浮雕、雕塑、沉浸式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示稻改精神,综合展现稻改过程,解读稻改精神丰富内涵,成为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接受思想洗礼的“打卡地”。积极探索稻改档案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党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模式,携手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稻改档案展览、稻改宣讲、书法临摹等一系列具有稻改档案特色、主题鲜明、形式丰富活泼的中小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年均接待参观师生超300人次,充分发挥了稻改档案资源服务现实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法制宣传日等重要节点,通过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方式,集中开展稻改档案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稻改档案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

2025-09-13 鱼台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876.html 1 创新档案“三字”管理模式 存好用好“稻改”档案资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