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盼盼
在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文明实践与文化社区建设正深度融合,以文化为魂、实践为基,为居民生活注入人文活力,绘就和美社区新图景。
阵地共建,织密文明文化服务网。街道以阵地建设为切入点,打造“1+5+N”服务矩阵。以新建的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枢纽,串联大屯村、姜辛庄村等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汉文化博物馆特色资源,构建“儒风汉韵 德润廿街”文明实践展示带。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角落,建成67个文明实践家庭站与18个文明实践广场,实现“在家门口享服务、下楼就有文化场所”。“以前没有活动场地,现在广场上经常办演出,孩子还能参加手工课,生活热闹多了!”于河新村居民的感慨,道出了阵地建设的实效。
文化赋能,激活本土人文底蕴。依托“任子故里”的文化根基,街道让传统文化走进社区日常生活。在社区主干道打造“君子墙”“家风家训长廊”,图文并茂展现儒家文化精髓;组建“儒学讲师团”,每月走进社区讲堂,用方言解读《论语》选段,传递诚信、孝亲等价值观,其中大屯村儒学讲堂获评“济宁市典范性儒学讲堂”。此外,借力汉文化博物馆资源,在社区开展文创展、拓片体验等活动,让居民亲手触摸历史,已累计举办文化体验活动30余场,覆盖居民2000余人次。
实践联动,培育社区文明新风。街道将文明实践活动与社区治理深度绑定,推动新风尚落地生根。在“全域物业创文明行动”中,划分出420个社区网格,志愿者与物业人员联动,开展环境整治、便民服务,居民参与服务可累计“美德信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全年带动3000余人次参与社区建设。“家风家训树文明行动”中,选树“社区好邻居”“孝老爱亲模范”等典型28名,通过故事分享会传递榜样力量。“移风易俗倡文明行动”则依托社区红白理事会,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已引导12户居民简化婚丧流程,减轻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