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25日
第03版:

根植济宁沃土 服务城乡经济

农行济宁分行全力助推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颜河 李见功

2021年,农行济宁分行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五个济宁建设”“八个强市突破”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战略规划,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创新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大力支持制造业强市,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着力扶持普惠小微,主动服务社会民生,多措并举全力支持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年末,各项贷款余额530.32亿元,较年初增加63.32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27.6亿元。

党建引领 筑牢经营发展坚实保障

农行济宁分行始终把党建作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着力在开创新时期党建工作新局面上下功夫,有力助推全行发展。

强化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地方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5次,邀请专家教授开展理论学习辅导报告,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基地参观学习,举办各类主题党日活动30余次,理想信念持续夯实。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六稳”“六保”等决策部署,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服务“三农”、服务实体经济具体工作中。先后荣获“济宁市银行业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标杆单位”“金融扶贫工作最高等次‘好’”“绿色金融示范行”等荣誉称号。

抓实组织建设,打造素质过硬队伍。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持续深化“把支部建到网点”工程,全辖营业网点均单独建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完善党内各项工作制度,开展“三会一课”,完善组织生活;配发党员徽章,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唤醒党员身份和责任意识;创建“党员示范岗”,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冲锋。持续强化队伍建设,重视党员发展和培养,从源头把控发展党员质量,优先从基层一线中吸纳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注入新鲜“血液”。

着眼为群众办实事,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扎实深入开展。认真开展“七个一”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27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规定办结时限,逐项销号落实,确保“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着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深入开展网点服务、员工关爱“双温工程”,提升适老化服务能力,开展“幸福家园升级工程”建设,着力推动客户、员工“两个满意度”持续提升。

责任担当 打造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

紧跟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优先支持全市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大力支持制造业、普惠小微、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源头资金。

加快项目贷款投放,支持重大工程建设。聚焦新旧动能转换、交通基础设施、新城建、民生补短板、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主动对接融资需求,向上争取信贷规模,全力满足重大工程建设资金需求。累计为济微高速、汶上圣元环保、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等16个重点项目发放贷款23.71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投放7.71亿元。全面加强与市属国有企业的合作,先后审批中山水务运河水厂、国投商用房抵押、兖州热力热源替代工程等项目贷款14.15亿元。

靠前服务骨干企业,全力提供资金支持。聚焦“制造业强市”和“企业攀登工程”部署,开展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攀登工程企业上门服务活动,成立助企攀登工作专班,组建14支服务团队,对照全市攀登企业清单,逐户上门对接服务,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类施策、一户一策,提供融资、结算服务帮扶,助力企业提档升级。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用足用好信贷政策,优化业务流程,前后台同步介入、平行作业运行,着力提高信贷审批质效。累计对接企业982家,与267家企业达成开户、结算、融资、线上平台建设等合作意向;402家攀登工程企业在济宁农行用信余额16.55亿元,较年初增加0.2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工作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创新实干 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因农而生、因农而长、因农而强。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济宁分行把服务好乡村振兴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积极发挥农村金融服务“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加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为“三农”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创新惠农贷款“整镇推进、整县覆盖”服务模式,大力支持涉农主体发展。针对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难题,依托种养殖大户、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村致富带头人等涉农大数据,联合省农担济宁管理中心、县(市、区)和乡镇政府、地方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创新推广惠农贷款“整镇推进、整县覆盖”服务模式,逐乡镇开展惠农产品推介会,面对面讲解惠农政策,现场受理贷款需求,批量支持涉农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在全市156个镇街全部举办产品推介会,累计受理意向贷款3.27亿元;“惠农e贷”余额21.12亿元,较年初增加10.56亿元,增幅100.09%,居全省农行系统第2位;累计发放“强村贷”1.17亿元,余额达到6712万元,较年初增加2379万元,支持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89家。

创新“五覆盖一力争”服务模式,努力打通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针对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薄弱问题,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五覆盖一力争”工作,延伸服务末梢,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村”305个,完成农户信息建档4.45万户,新建标准化惠农通服务点176个;为3426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了开户、结算服务,村组织覆盖率接近50%。聚焦“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工作要求,联合市委组织部实施“智慧党建”行动和农村“三资”管理阳光在线行动,向上级行申请专项资金打造贯穿市县乡村各级的“智慧党建”系统和实现市县乡村“三资”数据互通的农村“三资”管理阳光在线系统,助力全市党建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数字化、线上化、规范化管理。实现全市156个镇街系统上线全覆盖,是全国农行系统唯一实现整市上线的二级分行。

创新开展金融干部赴镇街挂职工作,搭建政银合作桥梁纽带。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选派金融干部赴镇街挂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优中选优挑选17名政治素质高、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农村金融工作的干部赴镇街挂职金融副镇长,深入乡镇一线充当政银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联络员”。通过任前集中培训、编制配发《乡村振兴服务产品手册》、组建市行联合帮扶工作组、干部派出支行与挂职乡镇结对共建、实行考核评价强制分布等方式,督促、激励挂职干部全身心、全方位参与到挂职乡镇乡村振兴发展事业中。挂职工作开展以来,已在太白湖新区及12个挂职镇街举办惠农产品宣讲会,现场向2000余户涉农经营主体推介惠农贷款,受理贷款意向客户400余户,已发放贷款1.46亿元。

普惠先行 助力小微企业“根深苗壮”

近年来,农行济宁分行持续强化普惠金融战略定位,在政策、产品、考核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大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丰富产品体系,缓解企业融资难。针对民营经济活跃和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特点,加快产品创新推广,依托大数据打造数字化产品体系,相继推出“纳税e贷”“抵押e贷”“首户e贷”等线上金融产品,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截至2021年末,普惠贷款余额48.63亿元,较年初增加17.01亿元;其中,普惠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14.38亿元,较年初增加3.77亿元。在2021年全市金融企业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执行减费让利,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落实普惠领域减费让利政策,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积极落实普惠贷款定价优惠政策,建立差异化普惠金融贷款定价机制,对小微企业实施费用减免和利率优惠。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在2020年为90户企业延期还本付息5452万元基础上,又为108户企业延期还本付息6319万元,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便捷获得信贷,持续提升办贷效率。全力优化企业贷款流程,加大线上贷款推广力度,通过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大大缩短了贷款办理时限。扎实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建立专门审查审批快办机制,推行“一次补充”、实行“限时办结”,提高线下产品作业效率,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获得感。

2022-02-25 ■本报通讯员 颜河 李见功 根植济宁沃土 服务城乡经济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3609.html 1 农行济宁分行全力助推济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