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排好队,保持间隔,戴好口罩,测完核酸别逗留,赶紧离开回家去”。4月20日凌晨4点45分许,汶上县农业机械现代化促进中心派驻苑庄镇北郑楼村第一书记刘国恩在北郑楼村的核酸检测采样点,部队转业的他声音洪亮,话语在采样队伍旁不时响起。
自3月中旬起,从周一至周日,50多岁的刘国恩吃住在村里,到了周末,该村党支部书记郑昌亮劝他回家休息休息,他却说,这段时间周边市县区疫情严重,咱不能忘记第一书记的身份和职责,天一亮就到村疫情防控值班点值班,查看车辆出入情况,深入社区、住户家中了解是否有在疫区人员情况。
4月19日中午,接到镇党委、政府下发的第四轮核酸检测的通知后,他立即从镇会议室赶到所在村核酸检测采样点,准备桌椅、设置警戒线,配合工作人员调试电脑设备。“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了,社区居民等待的时间才能越短,咱们的医护人员也能早点休息,检测就能事半功倍。”刘国恩说。
核酸检测过程中,他的身影就一直穿梭在北郑楼村采样点,他身穿防护服,从队伍前头跑到后头,指挥站位,维持秩序,从凌晨4:30到中午12点多近8个小时,全村600多名村民核酸检测下来,他的嗓子喊哑了,双腿酸疼,一口水都没敢喝。在他的指挥下,北郑楼村采样点的秩序从来没有乱过。
第四轮核酸检测采样完成,只是工作的第一步。按照县委组织部下派办和镇党委、政府疫情防控要求,刘国恩每天都到社区和老村庄里走走,看看有没有聚集在一起聊天的村民,告诉他们不要忘记戴口罩,不要聚集在一起闲聊,不要在一起打牌,更不要去人员多的集市、饭店……他每天走路都在两万步以上。
他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到社区疫情防控值班点值班,查看车辆进出情况,对外地车辆严格登记、查明来村缘由,有时忙碌到深夜十一、二点,才想起给在县城家中的妻子打电话,让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放心休息。
从年前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刘国恩早晨一到社区就先去社区疫情防控值班点报到、值班,社区值班点上的两位村干部就说,刘书记对俺们太好了,天天来替俺们值班,给俺们买矿泉水、方便面,真像一家人!北郑楼村委会主任郑龙乾接过话说,这些天里,俺们的刘书记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心饭,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有相熟的村民劝他休息休息,他摆手说,不用、不用,等疫情结束我回家再好好休息休息。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部队转业干部,又是县派第一书记,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刘国恩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