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3日
第02版:

辅警姜帅的抗疫日常

■本报记者 杨兆峰

公安交警队伍,是疫情防控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或驻守医院出入口维持道路交通秩序,或值守社区协助转运送治,或坚守城市大门防止病毒输入扩散,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在一次次曙光里出发,在一次次星夜中回家;不管人在哪里,心都在疫情防控一线。在这支抗疫先锋的队伍里,市交警支队市中大队辅警姜帅就是其中的代表。

星夜里奔赴一线

3月28日零时左右,正在熟睡的姜帅,被手机铃声惊醒,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防控拉响警报。他接到单位电话通知,火速赶往集结点。姜帅与战友们一起坚守在疫情防控点,筑起一道防控的堡垒。

早在3月14日,为应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市交警支队就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了疫情防控突击队。得到消息后,姜帅率先报名,成为其中一名突击队员。在接到紧急通知后,他未来得及看一眼睡梦中刚满10岁的儿子,就让爱人开车火速赶往集合地点,争分夺秒到达疫情防控第一线。

无独有偶,姜帅离家两天后,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的爱人,也毅然投身抗疫一线,从事核酸采样工作。就这样,姜帅和他的爱人、儿子,一家三口身处三地。为人子女,不能照顾老家的年迈老人;为人父母,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他们,始终值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坚守城市大门

在疫情防控关口一线,姜帅迅速进入角色。立即展开封控、测温、劝返、登记等工作,一边检查出入车辆核酸报告和行程码,一边宣传抗疫的政策信息……看似相对简单的工作内容,每天都要不间断地重复近百次。

“由于事发突然,走得匆忙,第一天,姜帅他们在物资还未到位的情况下,坚守值勤岗位24小时。累了困了,在路牙石上休息一会。”市中交警大队一级警长郭善军说,由于当时情况特别紧急,物资设备第二天送达,值勤才恢复了两班轮流12小时工作制。

守在进出城必经路口的姜帅,每天接触的都是全国各地的司乘人员,危险系数高,防控压力大,但他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落实防控措施,对所有过往车辆都严格检查,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严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防线,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姜帅的队友马冬冬介绍说,姜帅来到市中交警大队当辅警还不到2年,他平时吃苦耐劳冲在前,勇于奉献无怨言。“虽然家距离单位较远,但他怕堵车从家动身早,往往到单位最早。”

亲情隔屏相望

疫情防控一线繁忙辛苦,充满风险,姜帅心中也牵挂着妻儿。和他一样在抗疫最前线的爱人,每天都要不分昼夜、近距离面对着众多检测核酸的市民,同样辛苦而且有风险。原本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可以过来帮忙照顾,但疫情防控期间,老人无法过来帮他们照顾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只能独自一人在家上网课、吃饭、睡觉。

“爸爸,我都半个月没见到你了,想你了!”“我也想你……在家上网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累了就休息休息,想着多喝点水,过几天爸爸就回家了。”采访中,孩子满怀期待地接通了与爸爸的视频,父子的思念之情、关爱之心溢于言表。

“孩子白天按课程表上网课,晚上自己在家睡觉,衣服自己用洗衣机洗。”在任城区工信局工作的姑姑,时常过来照应一下,“有时候也去企业督导防疫赶不回来,他自己就在家吃泡面。”姑姑动情地说,孩子爸妈平时也很忙,经常加班,顾不过来,孩子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但像这么长时间独自在家还是第一次。

采访中令人动容的是,孩子对爸爸妈妈不但没有怨言,却以爸爸妈妈在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感到无上荣光。孩子一个人在家非常孤独、异常想念爸爸妈妈时,也强忍着,只能等到睡前才能与他们联系。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白天工作繁忙,不能分神,根本没时间接他的电话。

“一定要把口罩戴好,做好防范。”“早晚冷,穿厚点,注意休息,保重身体。”……一条条微信互报平安,也给屏幕那头的亲人加油打气。

“作为警务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在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冲在基层一线,为阻击疫情做贡献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家家都能团聚!”

自本轮疫情防控以来,有多少像姜帅一样的民警辅警,连续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他们看来,这是职责,是嘱托,更是平凡的日常工作。

2022-04-23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98319.html 1 辅警姜帅的抗疫日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