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曹天一 李骁)文化两创开新花,文明实践谱新篇。尼山镇在鲁源新村、夫子洞村、黄土新村、宫楼村、颜母庄村、官庄村等全镇各个村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每个星期天都举办剪纸、刺绣、国学讲座、太极拳、广场舞、琴棋书画等各种活动。从随处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装饰,再到系列活动的开展,传统文化已经“由表及里”渗透到村民的生产生活之中。
今年以来,尼山镇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紧紧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两创做文章,制定中华传统文化两创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挖掘孔子诞生地尼山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围绕群众需求,结合新形势新特点,运用新的科技形式,将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展现出来,依托文明实践所站、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乡土讲师、“五老”宣讲团等,开展“习语润儒乡”主题宣讲,宣讲人说故事、讲体会、谈感受,用接地气的语言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以“诵国学、唱国学、舞国学、演国学”为载体,组织母亲和孩子参与活动,诵读说唱《三字经》《悯农》等名篇,演出富有国学底蕴的舞蹈、话剧、小品等节目,将国学教育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之中;依托文明实践站,建设非遗展厅,把传统泥塑、剪纸、曲艺等有效统筹到文明实践大平台,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在身临其境、亲身感受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文化广场、文明实践站等聚集人气,老年人喝茶、下棋、练习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健身、跳广场舞、学习致富技能等;少年儿童游乐、学习琴艺、练习书画等,用一幅幅其乐融融的“画卷”,展现尼山镇安居乐业、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