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童
疫情防控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社区成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近一段时间以来疫情时有反复,市社区(村居)疫情防控组立足问题导向,第一时间建立线上培训机制,分层次分类别开展精准培训指导,不断提高社区(村居)防疫人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各项防疫措施迅速、准确落实到一线,助力打赢社区防控“战役”。
“居家隔离人员产生的医疗垃圾应该如何处置?由谁来处置?我们刚开始对此不是很清楚。在向社区组反映该问题后,当天晚上的培训内容就增加了这方面的知识,邀请的专家详细讲解了处置方式和规范流程等事项,及时解决了我们的疑惑。”嘉祥县冠亚上城D区下沉干部杨振华说道。
“在培训方式上,为提高培训实效,培训时间大多在夜间举行,利用移动云视讯、腾讯会议等云端平台进行线上培训,既快速快捷又方便安全,有效解决疫情之下‘怎么培训’的问题,把培训聚集影响降到最低。”市社区(村居)疫情防控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对于紧急传达类的工作要求,首先对下沉部门及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快速传达动员,等其学懂弄通后,再以下沉部门、乡镇(街道)为单位召集全体干部进行学习传达,确保培训的各项政策、要求快速传达至每名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干部。
一线防疫工作繁重,在培训时间和内容上,更是要求短而精准,才能让培训真正发挥作用。“按照社区疫情发生规律,我们制定印发小区(村)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和流程图,总结梳理‘准备期、初始期、高峰期、胶着期、扫尾期’的5个阶段培训工作要点。培训内容涵盖从疫情开始到结束的各个阶段、社区防控的各个环节和方面。”市社区(村居)疫情防控组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为提高培训内容的精准性,社区(村居)疫情防控组在培训前召开工作组成员会议研究培训内容,围绕每天主要工作内容,收集相关政策规定,研判可能出现的问题风险,制定社区(村)封控易发问题明白纸4期,邀请相关工作组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并建立由镇街包保干部、社区(村)负责人组成的“防疫培训群”,直接向一线防疫人员征求培训内容,精准聚焦问题,进一步提升培训实用性、针对性。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培训37场,其中邀请专家就场所消杀、看病就医等问题开展专业性培训13场,累计培训人数60000余人次,有效提高社区防控干部能力本领。
“很多同志可能是首次抽调参加防疫工作,一线防疫工作头绪很多,经常面临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幸好开通了线上培训,及时围绕我们各个工作环节面临的难题进行指导和答疑解惑,帮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让我们从一个不懂防疫的‘小白’,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大白’。”嘉祥县干部下派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戈雪磊说道。